羊肚菌有什么中药药性

  • 科普动态
  • 2024年09月01日
  • 《食物本草》认为羊肚菌“味甘,寒,无毒”。《本草纲目》则认为“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补肾纳气、补脑提神之功效”。《寿世传真》认为其“性寒。益肠胃,化痰理气。动气发病,不可多食”。中医治疗疾病遵循“理法方药”原则。理,即病理;法,即治法;方,即配方;药,即药物。其中配方时,会根据不同的病理来选择适当的药物。如,对于阴虚者往往会选择性质寒凉的药物来滋阴

羊肚菌有什么中药药性

《食物本草》认为羊肚菌“味甘,寒,无毒”。《本草纲目》则认为“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补肾纳气、补脑提神之功效”。《寿世传真》认为其“性寒。益肠胃,化痰理气。动气发病,不可多食”。中医治疗疾病遵循“理法方药”原则。理,即病理;法,即治法;方,即配方;药,即药物。其中配方时,会根据不同的病理来选择适当的药物。如,对于阴虚者往往会选择性质寒凉的药物来滋阴,而平药则适合阴阳盛衰不明显的人群。 现代中医认为,羊肚菌“味甘、性寒或平、无毒,归肺、胃、大肠、肾等经,益肠胃、理气、补脑、提神、补肾、化痰,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头晕失眠、痰多气短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实际应用发现,很多人生吃羊肚菌,会导致腹泻、腹痉挛问题,只有吃熟食才有益肠胃,故羊肚菌的性质可能偏寒凉。因此,在补肾方面,羊肚菌起到的应该是补肾阴,而不是壮阳作用。在理气方面,入胃经,则主要针对脾胃气逆的情况,使气沉降而不是上逆。在脾胃虚弱方面,主要是针对胃阴虚,如口干、易饿、反酸、胃隐痛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