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茨城病
疾病名称 茨城病My0牛农宝 检疫分类 外检(进境二类)My0牛农宝 发病历史 本病于1959年8-10月在日本茨城县牛群中首次发生,共发病39076头,死亡4023头,致死率为10.3%。1975年韩国也有发病的报导。1982年,在日本的九州又发现33头茨城病病牛,以后在日本进行抗体调查发现,关东以南地区抗体阳性率很高。本病毒及抗体也见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另外,在东南亚、澳大利亚和美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普遍发现牛群有本病毒中和抗体的存在。本病可能相当广泛地分布于热带地区。由于30%-40%吞咽困难的病畜死亡或者因无治愈希望而扑杀,故本病给养牛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My0牛农宝 病源 茨城病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My0牛农宝 流行病学特点 病牛是主要传染源。本病毒是由库蠓(Culicoides)传播的,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8-11月。本病只发生于牛,1岁以内牛不发病或少发病,日本肉用荷兰奶牛发病率高,病情也更重。病愈牛至少可获得一年的免疫力。绵羊不发病。My0牛农宝 症状 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3-5天,病牛突发高热,可达40℃以上,稽留2-3天至7-10天。并伴发精神萎顿、厌食、反刍停止等全身症状,流泪,流泡沫状口涎。此时或稍后结膜充血、水肿、白细胞减少,病情较轻者一般2-3天完全康复。有些病例在充血的口鼻粘膜、鼻镜或唇上发生糜烂或溃疡,易出血,而后即愈合。在发热或最初的症状消退后7-10天常发生腿关节疼痛性肿胀。约有20%-30%的病牛咽喉麻痹舌头脱到口腔外出现吞咽困难。轻症病牛仅表现呕吐、吞咽困难、脱水和消瘦。偶有吸入性肺炎,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My0牛农宝 致病原因 剖检变化以第四胃最为明显,出现粘膜充血、出血,并见有大面积糜烂溃疡。瘤胃内容物干燥呈粪块状,粘膜面出血,有时见有糜烂和轻度溃疡。病畜眼结膜、鼻粘膜充血,鼻孔周围有鼻液附着,齿龈糜烂,剥离痂皮后呈红色、严重病例见有溃疡。舌明显肿大,表面粗糙无光泽,可见多处糜烂溃疡。食道壁驰缓、粘膜表面见有出血、糜烂。镜下观察口腔、食道和前胃粘膜的病变部位,发病初期的病例可见棘细胞间桥消失,空泡变性、核崩解。严重病例上皮细胞广泛坏死,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溃疡处见有成纤维细胞增生,食道除上述变化外,还可见到比较特征性的变化,即食道肌层的横纹肌横纹消失,肌原纤维膨胀、断裂、溶解消失,有的肌层有出血。My0牛农宝 检疫方法 本病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初步的诊断,进一步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My0牛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