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神器秸秆禁烧不再难
■王黎明 烧秸秆污染空气,影响交通,还容易引发火灾,危害有目共睹。多年来,秸秆禁烧依然是麦区不少基层干部压力最大的事情。3月27日,在河南驻马店市召开的“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暨机械化秸秆禁烧推进会”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河南省农机局副局长程双进等相关专家和领导参加了本次推进会。 当天,河南驻马店汝南县古塔街道办事处范胡村,拖拉机轰鸣,飞扬的尘土让近300名的围观人群纷纷避让,但来自省市县区农业、农机、农科所的人员却难掩兴奋,“有了这样一款神器,禁烧工作难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8年科研攻关造就禁烧神器 推进会农机现场作业演示环节在驻马店市汝南古塔街道办事处范胡村举行。所有观摩人员都聚集在范胡村一大块空地上,人群前方是7台大型农机。 当天上午9时许,作业演示开始。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花生起垄精量播种机、玉米错位精准播种机……随着一台台大型现代化农机作业演示,与会专家、领导和村民紧紧移步跟随近距离围观,相互交流点评。 现场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秸秆还田洁区播种机。该款机械作业时,会将秸秆粉碎抛洒,导致现场“乌烟瘴气”,在尘土中观摩的人们却难掩兴奋,“有了这样一款神器,禁烧工作难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这台农机有效解决了禁烧中根本性问题。”驻马店市农机推广站王东升说,以前秸秆还田、禁烧工作有难度,主要是农民不愿意配合:单独进行机械秸秆还田,一亩地大约需要50元,还会导致播种通畅性差、晾种、架种等严重影响作业及产量问题。 秸秆还田洁区播种机将旋耕、播种、秸秆还田等功能齐聚一身,作业过程中,能将秸秆从土壤里筛选出来粉碎抛洒,在播种完成的地面上形成一层秸秆地膜,“不但肥效利用好,还能起到地膜的作用,平均每亩能够降低作业成本150元左右。同时,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以花生为例,增产5%左右”。 据介绍,该款机型是河南农有王农业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8年攻关的成果。8年来,经过不断的科研、改进,今年首次批量生产并推向市场。农有王装备公司总经理王江涛在活动现场告诉笔者,秸秆还田洁区播种机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为秸秆禁烧、实现就地还田肥料化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我国保护性耕作提供了技术与装备支撑。该播种机攻克了秸秆粉碎整理、苗床整理和施肥播种组件弹性组配技术,可根据不同作物播种需求实现快速更换便捷组配,另外,机器作业顺畅高效,播种质量高,对增收效果明显。 专家解读现代农业最前沿科技 当天上午10时,该推进会正式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胡志超、河南农科院研究所汤丰收等通过作报告的形式,分别从不同角度,生动详实地解读了现代农业最前沿的科技。 “几位专家的报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对我们做好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机械化秸秆禁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汝南县委彭宾昌表示,汝南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机械化秸秆禁烧工作,以农业机械的技术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汝南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2016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0.41亿公斤。同时,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值达6亿元;花木种植面积4.2万亩,年产值2.1亿元;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到125个,发展畜牧合作社79个,生猪存栏89万头,出栏107万头。有蔬菜大县、花木大县和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称号。汝南县县长刘军民表示,下一步,汝南将继续用足用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