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技术的学习渠道有哪些
牛球虫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牛球虫病是一种由寄生在艾美耳球虫肠道内的球虫引起的原生动物疾病,主要影响犊牛。了解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对于提高牧场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流行特点
易感群体与发病季节:牛球虫病主要影响犊牛,一般发生在春、夏、秋三季,尤其是雨季。在围栏内潮湿、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容易发生。
大多数临床症状是急性的:发病初期,精神抑郁,食欲减退或被弃,被毛粗糙凌乱,大便稀薄,混有粘液和血。7天左右,体温升至40℃-41℃,症状加重。期末粪便几乎全是血,黑色,有恶臭,最终大多因极度虚弱而死亡,病程10-15天。
生物学检查:通过检测粪便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加,可以诊断为早期阳性;晚期则可见大量血液混合在粪便中,这时已发展到晚期阳性。
死后情况:死亡后的尸体通常会出现腹胀,而组织切片则显示出明显的炎症和坏死现象。
其他表现:患有此病的奶牛可能会出现乳汁减少或停止 lactation(哺乳),同时也会对昆虫产生耐受性改变,使得昆虫更容易繁殖,从而形成一种“昆虫耐受性”。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方案一:
使用磺胺嘧啶,每公斤体重150毫克一次,用量维持100毫克,每日口服两次。
使用酞酰磺胺噻唑,每公斤体重150毫克一次,用量维持100毫克,每日口服两次。
连续给药3 ~ 7天,以达到最佳效果。
药物治疗方案二:
将每头奶牛每天加入1g林可霉素到饮用水中,并连续给予21天。
在发现高热时,可适当使用抗菌消炎药物进行辅助处理。
综合管理策略:
对于轻微症状者,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加强护理观察,同时继续进行上述抗议疗法。
预防措施
a) 粪便与废弃物必须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排放环境中,以免传播疾病源。
b) 牛舍及饲料槽等需定期消毒,以有效控制细菌和寄生蟲の繁殖。
c) 成年母 cows应与幼崽分开饲养,以避免交叉感染,也要确保小崽吃完母奶后立即分开以防止再次接触母奶中的潜在感染源子。此外,在喂食前要彻底清洗乳房并将新鲜空气吹进乳房内部以去除任何残留细菌或寄生蟲孢子,以及提供干净、新鲜且富含营养价值的饮水来源。此外,将氨基丙酸添加到饮水中(每公斤肉类5mg)可以作为一种预防手段持续21个工作日。这项措施对于降低整个畜群受到感染风险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