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棉铃虫防治需提前准备纤维作物保护策略更新
一代棉铃虫基数偏高,华北、西北和黄淮大部调查显示,河北、新疆、山东等地平均亩残虫量较高。新疆兵团、安徽、山西的平均亩残虫量也较为显著,而湖南、湖北、江西和四川则在5头以下。其中天津宁河达425头,新疆高昌区为270头,河北辛集、大城、高碑店等地也出现了较高的虫量。二代棉铃虫成虫盛期提前2-3天,比常年早了,这导致华北地区6月中旬之后成虫数量迅速增加,如河北沧县单日灯诱蟲量达到157头和184头。而且,大部分地区已开始发现卵或幼蟲。在宁夏多地,小麦玉米马铃薯均遭到为害,其中灵武暖泉农场3000亩小麦每平方米有10多只甚至50只。
Bt棉对抗二代棉铃虫效果明显,但其他作物如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作为寄主,为害程度加重。此外,由于棉铃虫对某些农药产生抗性,以及幼蟲耐藥性,使得防治效果降低,加上干旱天气有利於其發生,因此防治需要提前準備。
根据气象预报,6月份华北黄淮西北东部将出现偏热偏干的天气,对棉铃虫发生非常有利,而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降水增多可能抑制其发挥。近年来,一代、二代都进入其他作物田为害,将给玉米花生大豆等苗期作物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各地应及时开展科学防治,以保护作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