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 米团花黑蜜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研讨与现场观摩会在云南沧源举行

  • 科普文章
  • 2025年03月30日
  • 3月5日—8日,由中国蜜蜂研究所主办,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和云南省蚕桑蜜蜂研究所协办的米团花黑蜜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研讨与现场观摩会在沧源佤族自治县举行。与会人员前往勐来乡公撒村,实地观摩米团花成熟蜜生产示范基地,蜜蜂所中华蜜蜂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黄家兴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当地特色蜜源植物米团花的特性以及米团花黑蜜中蜂浅继箱生产模式。

农民日报 米团花黑蜜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研讨与现场观摩会在云南沧源举行

3月5日—8日,由中国蜜蜂研究所主办,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和云南省蚕桑蜜蜂研究所协办的米团花黑蜜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研讨与现场观摩会在沧源佤族自治县举行。与会人员前往勐来乡公撒村,实地观摩米团花成熟蜜生产示范基地,蜜蜂所中华蜜蜂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黄家兴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当地特色蜜源植物米团花的特性以及米团花黑蜜中蜂浅继箱生产模式。 蜜蜂产业是给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10位边境老支书回信的三大产业之一,2021年在中国东方航空集团牵线搭桥下,中国蜜蜂研究所中华蜜蜂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专家正式入驻沧源,开启科技帮扶工作。团队专家结合当地的物候条件和中蜂特性,不断突破高效养殖技术,推动沧源蜜蜂产业迈向新的高度。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沧源的蜜蜂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当地特色蜂蜜——米团花黑蜜(沧源黑蜜),已成为中国蜂蜜品种中的佼佼者。这种黑蜜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还因其稀有性和高品质而备受市场青睐。 黄家兴介绍,团队经过三年努力研发的米团花黑蜜中蜂浅继箱生产模式,是针对沧源特殊物候条件和中华蜜蜂特性而改进的创新技术,成功克服了冬季蜜源生产的三大技术难题:一是蜜蜂群势小。米团花开花时间在2月初,此时蜂群群势弱,采集力差,团队通过改进蜂箱保温和优化蜂群繁殖管理,提高了蜂群群势,增强了蜜蜂的采集能力。二是蜜蜂不爱造脾。冬季气温较低,蜜蜂通常不愿意造脾,影响了蜂蜜的生产效率。团队通过提前准备好浅继箱巢础,解决了这一问题,确保蜜蜂在花期能够高效生产蜂蜜。三是提高蜜蜂采集米团花专一性。米团花花蜜天然零蔗糖,对蜜蜂吸引力不足,蜜蜂在采集时容易受到其他蜜源的干扰。团队通过观察米团花的花期,科学安排蜂群入场时间,有效提高了蜜蜂采集米团花的专一性,确保了蜂蜜的纯度和品质。 与会人员参加了班洪乡阿佤公社蜂蜜加工厂生产运营启动仪式,共同见证班洪蜂蜜加工厂开启新篇章。加工厂开业也标志着蜜蜂全产业链条打通,从生产端到销售端解决了产业问题。此外,实地参观蜜蜂所云南沧源试验站和室内繁蜂厂,听取专家讲解室内繁蜂厂的意义。沧源每年有近半年雨季,对于蜜蜂来说,其生存压力大,室内繁蜂厂就是人为创造蜜蜂合适的生存生长环境,提高蜜蜂繁殖力,也为米团花生产解决了蜂群的问题。 中国成果转化局局长、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彭文君公布了《沧源黑蜜》中国养蜂学会团体标准,并强调《沧源黑蜜》团体标准是特色蜂蜜研究与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挖掘我国特色蜂蜜经济价值的成功案例,对促进特色蜂蜜产业发展、增加优质蜂产品产量、提升蜂农综合收益具有积极作用。本次标准的发布与实施,通过确定的技术条款为“沧源黑蜜”设置准入门槛,为塑造“沧源黑蜜”产品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撑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理性选择的依据。通过对技术条款的解读与宣传,让消费者清晰认识到沧源黑蜜的独特价值,实现蜂产品优质优价,将沧源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沧源县会党组、主任候选人李文明表示,沧源县委、县政府对蜜蜂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促进技术交流,推动产业繁荣发展。 蜂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薛晓锋研究员从米团花黑蜜的发现,详细解读《沧源黑蜜》标准制定;云南中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为大家带来“新媒体环境下蜂产品营销”主题分享,为蜂产品打开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从养殖技术、蜜源保护、生产工艺等多个角度各抒己见,为提升米团花黑蜜的产量与质量,探索更为高效的生产技术模式建言献策。 (单位: 中国蜜蜂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