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植保所举办2024年小麦省力化精准施药试验示范现场观摩与评价咨询会聚焦农业科技物品应用
为了全面提升小麦田农药减量技术水平,持续推动我国小麦优质高产,中国植物保护研究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药靶向传输释放调控与协同控害技术创新与应用”管理办公室于5月22日在河南兰考召开了一个重要的科普动态活动——“2024年小麦省力化精准施药试验示范现场观摩与评价咨询会”。这次会议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领导人的参与,他们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柏连阳等线上参会嘉宾,以及河南省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俊忠,农业科技领域的其他重要人物等。
在此次会议中,一系列实地考察和深入交流得到了进行。通过专家组对田间的观摩、实地测产以及室内的评价咨询,最终一致认为,以缓控释药肥和减量增效功能助剂为核心的省力化施药技术方案,对小麦茎基腐病等病虫害防效显著提高。在不增加一次施药的情况下,该方案能够减少劳动力投入33.3%,降低肥料成本15.2%并实现25.4%的小麦产量增长,这些成果令人瞩目,并且建议将其广泛推广至全国主要的小麦生产区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特别指出了当前黄泛地区面临的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问题,并赞扬了该项目在施药方式上的创新,同时希望这些新方法能与现有的防治措施融合,以成为黄泛地区绿色全程防控中的关键措施。
其他参与者也强调了茎基腐病对于河南小麦生产带来的巨大威胁,并提出了使用缓控释制剂作为一种新的解决办法。这项技术不仅节约了劳动时间,还确保了种子安全,同时持久有效地控制着疾病,从而体现出植保工作中“预防为主”的理念。最后,与会专家还就不同区域、小麦品种以及不同的疾病发生条件下如何开展更多试验示范达成了共识,为进一步推进这一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该会议还对来自周边省区近500名专业户进行了一场关于最佳农业实践的培训,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实施这些先进技术。此次会议对于保障国家粮食稳定供应及帮助农民增收节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