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综合信息服务社会探究海南农作物长势遥感卫星数据
核心提示:(视频)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在家中就能了解各地复工复产的环境,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为自然灾害等提供监测预警。在农忙的五月,海南岛上的农作物又是如何生长呢?5月19日,《遥感海南》特别推出了一个视频,展示了椰林、橡胶、水稻等农作物的情况,让我们一探究竟。海南以其温暖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被誉为“天然大温室”,这是农业发展的一个理想场所。主要种植的是热带经济作物,如椰子、橡胶和咖啡,以及粮食作物如水稻。
利用航天科技,可以通过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识别不同类型的植物,对它们进行遥感观察并评估。这一切都归功于高分系列卫星以及不断增加的人造卫星,它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影像数据,并且提高了空间分辨率,为精准监测奠定了基础。
这段1分钟40秒的视频捕捉到了文昌东郊椰林、三亚橡胶园和澄迈早稻田的情景。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的一家公司,三亚珈和遥感科技有限公司,他们对儋州橡胶园在3月份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估计出面积达到了1.32平方公里。
“通过卫星技术,我们可以让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高效率。”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技术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一片土地,还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精准。他们还成功绘制出澄迈县2020年3月早稻分布图,并将其细分为六个不同的生长状态,从很好到差不多,每一种状态都有明确标准。
对农作物生长状况进行监测,不仅能够提前预见产量,还能及时指导田间管理。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也与最新科技紧密结合。随着中国高分系列卫星不断成熟商用的进展,以及更多商用卫星加入市场,这些影像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提高了空间解析度,为农业信息服务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工具,将大数据与模型融合,以构建完整的决策支持系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最后,我国正逐步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农业信息平台,让这些先进技术服务于每一个需要它的地方,无论是在政策制定还是实际操作上,都将极大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学习海南》的团队一直致力于传播这样的故事,因为我们相信,只要知识被正确使用,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