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春城学府耕耘知识的沃土守护粮食安全的绿色桥梁
湖北:冬季水利工程建设热潮,为来年粮食安全“命脉”加固
在雨水减少的寒冷冬日,湖北各地正是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的最佳时机。为了确保农业灌溉需求,保障来年粮食生产,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水资源支持,湖北省水利厅发布了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大中型灌区2023年度续建配套与现代化项目已完成投资约15.58亿元,这一数字占今年计划投资的105%,不仅提前完成了90%年度目标任务,还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
漳河灌区响水洞渡槽混凝土浇筑。湖北省水利厅供图
漳河灌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在此关键时刻展现出其对保障粮食安全贡献的决心。12月9日下午4时,一车车混凝土顺利入仓浇筑,将漳河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项目中的响水洞渡槽拱圈部分完美交付。这标志着该项目进入转体倒计时阶段。
王英灌区施工现场展现出了强大的施工力度。在这里,每天都有200多名建设者们加班加点工作,不仅保证了工程进度,还为农田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天门市绿水堰水库灌区冬修现场,一台台挖掘机正在进行沟渠清淤作业,工人们忙碌于清除渠道中的杂物,以确保良好的流通状态。
除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吴岭灌区则聚焦于信息技术应用,以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整合感知设备150余处、建立信息化物联网感知体系,以及开发综合监测系统等措施,使得吴岭灌区能够实时统计分析数据,并做到精准管护,从而为整个区域提供更加高效、科学的管理方式。
这些努力不仅体现了湖北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也展示了一种积极应对挑战、维护长远发展战略的姿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说,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有着坚不可摧的动力推动着我们向前迈进,为未来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