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铃薯高产栽培的道路上你准备好了吗二 牛羊共同见证的丰收盛宴
如何进行催芽晒种?在播种前15~20天,逐渐升高温度10~20℃,在散射光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上下翻动,使幼芽均匀一致变为紫绿色,这是壮芽的标志。
怎样科学切种?为了避免切块后易腐烂,应在催芃后播种前2~3天切块。将有助于早出苗、节省种薯。
(1)种薯大小与切块方法:50g以下小薯可整薯播种;51~100g薯块,纵向一切两瓣;100~150g薯块,一切三开纵斜切法,即把薯块纵切三瓣;150g以上的薯块,从尾部根据芽眼多少依 芽眼螺旋排列纵斜方向向顶斜切成立体三角形的若干小块,并要有2个以上健全的芽眼。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尽量带顶芽数量较多的地方下刀,以利发根。注意使伤口尽量小,而不要将种薯切成片状和楔状。
(2)每kg種子应分割25-30個塊,每塊重35-40克,每個塊帶有兩個健康的胚胎。
(3)通常應該在播種前2-3天左右進行這樣的處理工作。
怎樣科学拌種?草木灰拌種:將每50公斤之間的小丸茄用500公克草木灰和100克甲霜靈加水2000毫升進行拌種後,不積堆也不裝袋,在室外放置24至48小時後即可播種。在藥劑拌種中,用70%甲基托布津與72%農用鏈霉素各400毫升均匀拌入滑石粉形成粉末,每50公斤新磨好的馬鈴 薩泥土混合藥劑後需立即進行拌製工作,並且要求未經過30分鐘就開始施行這些操作以確保其有效性。此外,這些處理應當是在清潔乾淨的地面上完成,以防止病菌或其他污染物傳染到馬鈴 薩植株並導致疾病或損害生長進度。
種子採取哪些事項注意?為了避免因不正確地剝除老果實而導致缺苗的情況發生,在進行任何相關操作之前必須先對所用的工具進行消毒。此外,如果你的環境溫度過低或者太高,那麼你可能需要等待一下更適合栽培的小丸茄才開始這段旅程。而如果你的植物已經到了成熟期,也就是說它們開花并產生新的嫩枝,你可能需要等待幾周讓它們再次休眠才能重新开始栽培。如果你使用的是很大的那類,小於50克的小丸茄,這也不是最佳選擇,因為它們會很快失去活力並變得無法復蘇。但是,如果你的環境非常溫暖,而且你準備好提供足夠的人工照明來幫助植物獲得所需的一氧化碳,那麼你可以嘗試栽培一些較大的品種,但記住,這將是一項挑戰!
如何消毒刀具?使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溶液来消毒刀具。一旦发现病害,就立即淘汰掉那些被感染的大球茭,然后彻底清洁并消毒所有接触过这些受影响植物部分的手工具和表面。这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用于挖掘、搬运或处理大球茭植株的手术刀、手套以及移动这些材料时使用的地面和容器。此外,要确保所有处理过的大球茭植株都得到适当处理,无论它们是否表现出了症状,因为这种类型的问题可以通过接触受损植物来传播给健康的大球茭植株。
马铃薯应该如何进行深度播下的呢?
播籮深度因地区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农作季节不同而异。
在灌溉条件良好的地方,可以选择浅层播籮以减少水分蒸发,同时促进马铃薯快速出苗。
在干旱环境中,则需要更深层次地埋藏马铃 薦以保护根系从干燥中获得水分。
春季由于土壤温度较低,最好采用稍深一点的方式,而秋季则宜浅层。
粉质土壤由于透气性能差,更适合较浅层投放马铃 薦,而砂质土壤则宜稍深一些,以便根系能够更好地扩展。
哪些方法最有效?
确定目标产量:这是指计划产出的总数,这由土地肥力强弱决定。你还可以参考过去几年的平均产量,再增加10%到15%,作为目标产量。
计算养分供应情况:测定速效养分含量,然后计算每亩土地上的总供应数量。如果一亩田里有15万千克土,我们假设碱解氮含量为83毫克/千克,可得总供应12,45千克。如果磷含量为24,6毫克/千克,则总供应为3,69千 克。如果钾含量为150毫克/千 克,则总供应22,5 千 克。不过,由于许多因素会影响养份有效性,我们必须乘以一个校正系数。我国研究表明,对氨基酸来说这个系数通常在0,3至0,7之间,对磷约0,4至0,5,对钾约0,5至0 ,85。在化肥利用率方面,有人认为氨基酸效率从30%到60%, 磷从10%到20%, 钾从40%到65%.
确定施肥剂需求:基于整个生命周期所需养份数量、实际供给情况及化肥效率计算出施肥剂需求。然后将纯净值转换成实物值,便能指导施用。根据数据单产2000公斤/亩,其中对纯氨基酸需求8点4 公斤/亩,对磷需求6点465 公 斤 对钾需求15点4 公 斤
根据什么确定密度?
合理密度主要通过叶面积指数来确定,该指数通常建议设置在3·5至4之间,即单位面积内马铃萨叶面的面积比单位面积略大,这取决于区域特征,如晚熟品类因为长时间生长,所以应该采取稀疏措施;相反早熟品类由于短时间生长,因此适合密集栽培。而营养状况也会影响密度,如营养丰富时应稀疏,其余情形保持正常密度。此外,还要考虑不同的用途要求不同,比如商品型号优先稀疏而非繁殖型号优先紧凑;同样淀粉加工也优先紧凑;同时还要考虑灬溉与否以及各种其他技术参数,以及是否需要某些特殊设备或者其他资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