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正规果苗难寻探究速生法桐价格下降背后的原因
在我记忆中,2015年是李营镇苗木界的一个难忘的时刻,那一年速生法桐的价格暴跌,让许多苗农入不敷出,就像一个泡沫一样突然破裂,让人感到无比悲哀。我曾经来到过那里的每个角落,那时候人们都在忙着买卖速生法桐,而现在,采购方却带着犹豫不决的心情,他们似乎已经失去了对这些苗木的热情。
我老杨做了一些数据统计,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切。根据我的计算,在2013年,一株1到3米高的小苗可以卖到1元至8元之间,而今年,这一价格范围缩小到了0.1元至0.8元之间,差距之大令人震惊。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市场变化呢?
首先,我们要从种植面积的有限性来看。尽管李营镇原有的种植面积并不小,但它毕竟有限。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当地主要种植小麦,而今年,小麦几乎找不到,只有巨大的利润才让一些人盲目扩大种植规模,大部分人都种了几十亩、上百亩土地,有些甚至不得不租赁周围的地皮,而且他们并没有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小苗生产,使得市场供应量远远超过了前几年的情况。
然而,这样的现象还是很容易理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有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探讨:那就是采购对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年的销售量占当年出产量的80%,而外地购买数量仅占20%左右。而到了2015年后,随着种植面积饱和,加上很多小苗都无法找到买家,于是就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行情相对较好的苗木上了,而外来的客户数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因此形成了当前市场的情况。
目前,我所在地的苗农们正在逐渐调整产业结构,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这一过程可能不会立即结束,但随着市场不断发展,我相信这种状况也不会持续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