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养牛的可行性及其对比猪牛羊养殖成本利润在社会中的应用
塑料大棚养牛是否可行,以及如何在温暖的棚内培育肥牛,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答案是肯定的,尽管露天养牛也是可行的,但如果想提高效益并取得更好的成果,建一个塑料大棚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大棚内的温度比传统牛舍高出10摄氏度左右。这一点通过实践得到了证明。在相同饲料的情况下,仅仅三个月(90天)的对比实验就表明,在大棚内饲养的肉牛平均每天增重达1175克,而在普通牛舍中,由于气候过冷,肉牛不但没有增重,还会平均减重125克。因此,用塑料大棚来育肥肉牛既经济又显著,对推广具有巨大的价值。
其次,大棚的搭建方法需要根据自己所养肉牛数量、规模以及现有场地的情况来定制。可以将敞开式或半敞开式的牧场用透明农膜封闭开放部分,以利用阳光和热能来提高温度,并且使温室环境更加适宜。此外,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干燥的地方,如果是在院子里,则应该靠北墙面朝南,以增加采光时间和强度,从而提高温度。但是,不要建在南墙根部。
用于覆盖的大型透明农膜厚度为0.02至0.04毫米,可以选择百色透明农膜。支架材料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木杆、竹竿或钢筋等。大棚防寒流用的材料包括草帘、棉帘或麻袋等。大型平台式、大坡式或平拱式都是可行的设计方案,而联合式(主要为欢坡式,但北墙高度超过南墙,顶部不对称)被认为是最优选,因为它节省了空间,小巧紧凑,有利于光照,不易积水,便于保温,而且成本低廉。
确定扣篷时间通常是在11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之间。在扣篷时,要确保塑料薄膜绷紧并拉直,无缝隙;夜间和阴雨天气,要使用草帘、棉帘或者麻袋等物品密封以保温,并及时清除积雪和霜冻,以保持良好的照射效果,同时保证粪便每天都要及时清理以维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为了保持空气新鲜,大型平台必须设置换气孔或者窗户,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应该安装换气扇,以排除过多水分,使得内部环境舒适宜人。进口孔一般设在南侧二分之一处底部,而排出口设在上方或覆盖面上,每日通风换气两次即可,每次约10分钟足够。一头奶 cattle占据面积约为5至5.5平方米,是理想状态下的饲养密度。在平台内部,最好采用一头奶 cattle、一块桩、一只槽以及短绳拴系方式,让它们吃完食物后就卧下休息、反刍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