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摇取蜂蜜喝水增福自然之巧妙秘诀
养蜂的主要经济效益来源于摇取蜂蜜。每年随着季节的更替,摇蜜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长江流域,摇蜜的基本原则是:春要早、夏要勤、秋要稳、冬要停。
春季是开始新的生活周期,当气温逐渐升高时,蜂王产卵活动加剧,而工蜂则外出采集花粉和水分来喂养幼虫。此时,中蜂在寻找零散花源并酿制初期成熟的蜂蜜。由于这批初期存储有足够供给未来繁殖和自我维持,同时还有余量用于早春震慑开花植物,以腾出空间让蜜蜂进食,这使得工蜂数量增加,从而促进了整个群体快速繁殖和发展。不过,我们必须注意不要过度搅动,使得剩余饲料充足以支持未来的需求。
夏季需要频繁地进行摇取操作,因为此时大量多样化的植物开花产生甜露。这一阶段外部工作人员忙碌地采集,而内部工作人员日夜不息地加工。为了确保充足的饲料供应,在主导植物盛花期间,每隔3至5天进行一次振巢操作。在重要植被开放后,如柑橘果实及油菜等,一次性能从内脾中收获到一定数量。而当这些主要植被生长结束之后,便会出现零星植被,此时应适当延长间隔时间,大约15至20天再次进行一次振巢。此后进入炎热夏日之际,由于鲜少新鲜植被可供采摘,因此暂停振巢一段时间。
秋季虽然总体上比夏季少,但仍有荞麦及野菊等为主力的野生植被提供资源。一般情况下只需进行两次振巢即可。但同时也需考虑秋末即将转入冬眠状态,对待越冬准备尤为关键。我们必须在秋末之前,为避免不足带来的困难,将所需饲料储备好,以满足翌年的需求,不仅如此,还应留意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群体安全与健康。在某些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组西方种类(西黄)通常需要12-15公斤以上才能保证它们顺利渡过寒冷冬眠期。而在其他地方,每组只需要5-6个内脾就能满足其必要要求,这表明越冬前准备工作务必周密细致,以免对整群造成损失或影响其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