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探寻最近蔬菜批发市场的马铃薯黑痣病综合防治技术
一、病害症状
马铃薯黑痣病,又称立枯丝核菌病或黑色粗皮病,甚至是茎溃疡病。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重复栽培的问题变得普遍,这导致在马铃薯生产区内,黑痣病的发作日益严重,对产量造成了约15%的损失,有时甚至会导致全株死亡,从而影响到了整体产量和品质。
这场疾病可以侵染幼芽、茎基部以及匍匐茎及块茎。幼芽感染后可能会在出土前腐烂形成芽腐,从而导致缺苗。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它们可以从腐败的地方长出侧芽形成小苗。
若是茎基部被侵染,就会形成1到6厘米大小的小褐色凹陷斑,并且有时候还会出现环形的病斑。如果环境湿度较高,那么这些斑点上或者周围常常覆盖着白色的菌丝层。轻微程度下的症状不明显,而严重情况下叶片就会卷曲坏死,有时心叶节间会出现紫红色的色素沉积。而最终结果可能是整个植物枯萎死亡,或顶端萎蔫直至完全无生气。此外,还有可能产生气生薯。
如果匍匀根系受到感染,那么它们也会在表面形成相同大小但形态各异的小褐色凹陷斑,有时候还能长出许多没有价值的小块马铃薯。当环境湿度增加时,这些根系就可能腐烂断裂。
最后,当块茎被感染后,它们上的表面就会出现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黑褐色菌核,这些都是该疾病留下的标志。
二、综合防治技术
选择健康种子:首先要选用健康无 病毒 的种子。
地理位置选择:挑选地势高低平衡、排水良好且距离最近市场远3-5年未种植过马铃薯的地块,并确保周围地区没有其他类似作物。
提前促进发芽:播种前要提前15-20天将切好的马铃薯放在光线柔和温暖(约15°C)的环境中催化发芽数量控制在0.5cm以下即可进行播种。
切割管理:每次切割后的工具都需要使用含有高锰酸钾溶液来消毒,以避免传播细菌。
适当晚期播种:通常建议在5月底左右进行播种,以减少幼苗遭受疾病侵害的风险。
增加有机肥料施用:每亩施以2000-3000公斤有机肥料,以及合理调控水分供给,可以提高植物抵抗能力。
种子处理剂添加:在播入土地之前,将满穗(噻呋酰胺)与水混合,用以拌入土壤中提供额外保护效果。
草药沟渠喷洒防治: 在播植过程中,在沟渠两侧均匀喷洒25%阿米西达悬浮剂40-60毫升/亩或甲基立枬磷40-60毫升/亩作为预防措施之一.
田间药剂治疗: 出苗后发现部分植物表现为营养不足的情况,要密切观察地下部分,如发现有患处,则应迅速喷洒甲基立枬磷溶液,每亩需30公斤水配合处理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