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海参(池塘养殖海参技术)

  • 科研进展
  • 2025年04月18日
  • 1. 池塘养殖海参技术海参池塘围养四周围好塘中造屋养。2. 海参养殖技术要点1、加⼤池塘换⽔量 在夏季⾼温期,因池塘⽔体相对较⼩,且流动性差,热量不易扩散,⽔体温度相对外海偏⾼。因此,加⼤换⽔量是降低池塘⽔温的有效措施,同时,换⽔可增加池塘⽔体的流动性,改善局部缺氧环境。 2、增加池塘⽔体深度 夏季⾼温在流动性较⼩的池塘可形成温跃层,使上下⽔体垂直循环受阻,减少上层⾼温⽔体热量下⾏

池塘养殖海参(池塘养殖海参技术)

1. 池塘养殖海参技术海参池塘围养四周围好塘中造屋养。2. 海参养殖技术要点1、加⼤池塘换⽔量

在夏季⾼温期,因池塘⽔体相对较⼩,且流动性差,热量不易扩散,⽔体温度相对外海偏⾼。因此,加⼤换⽔量是降低池塘⽔温的有效措施,同时,换⽔可增加池塘⽔体的流动性,改善局部缺氧环境。

2、增加池塘⽔体深度

夏季⾼温在流动性较⼩的池塘可形成温跃层,使上下⽔体垂直循环受阻,减少上层⾼温⽔体热量下⾏,保持底层⽔温相对偏低。增加池塘⽔深有利于温跃层的形成,也是预防夏季⾼温的有效⽅法。3. 池塘养殖海参技术要求能。

海参可以在池塘中养殖。养殖时,要在中潮或者低潮处建立池塘,每亩投放尽量别超过4000只。池塘中可以放置一些海参礁,池塘水位不宜超过2米。平时可以给海参吃藻类植物或者水草。海参也可以底播养殖。养殖前要先改造海洋底部的环境,再将海参苗投入其中养殖。养殖时粗放管理,让它们吃海洋中的藻类植物和浮游生物即可。4. 池塘养殖海参技术视频首先详细了解海参的营养成份价值,再参照媒体视频中国足球队员们的生活标准及一日三餐对吃海参的真实感受,合理调配,早上吃几根,中午吃几根,晚上吃几根,重点是是吃起来很Q弹,还能很好保护老年人的牙齿,让老人重返青春,活力四射,踢个足球,跳个广场舞不在话下。5. 如何养殖海参技术1、虾池养殖模式:虾池养殖是适合中小型养殖规模,它利用现有的虾池,投放石头、瓦片人工模拟海礁,供海参栖息,投放密度为每亩3000-5000头海参幼苗养殖。

海参主要以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人工投喂时配合饵料投喂海带、裙带菜等藻类。虾池的水位保持在1.5-2米之间,但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要适当增加水位,使海参安全度夏和越冬,养殖时要加强水质管理。

2、海上筏式养殖模式:选择在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以及未受污染的海区养殖,一般采用与鲍鱼混养模式,利用网笼和塑料桶吊挂水层中养殖,合理的养殖密度。投喂饵料也是人工配饵和海带等藻类,随着海参的个头长大,疏散养殖密度,定期检查网笼,防止潜逃。

3、海底沉笼养殖模式:选择无大风大浪、潮流畅通且没有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海弯去养殖,用钢筋制作网笼,在里面放置石头等物,模拟海礁,再在笼外罩网衣。养殖密度在200头幼苗每平米,投喂人工饵料和海带藻类,定期查看生长情况,来决定养殖密度,以及查看网衣破损情况,及时修补。

4、潮间带垒石养殖模式:潮间带垒石养殖模式是利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用钢筋水泥筑坝,坝内垒石来养参,坝的高度要根据潮位来确定,在坝地要留有排水孔,方便自然排水。同样投喂人工配饵和海带等藻类,养殖密度在每亩10000头5cm左右的幼苗。

5、工厂化鲍参混养模式:工厂化鲍参是大型人工养殖方法,它是通过工厂化车间和鲍鱼一起混养,养殖密度在每平米100头以内幼苗,视情况来放养。养殖时通过人工手段模拟海参生长环境,如夏季降低水温,冬季提升水温,使海参不经过夏眠和冬眠,缩短生长周期,提高利润。6. 海参混养池塘为确保海参安全越冬~准备工作从秋季开始着手。秋季水温下降期正是池塘中弧菌全年的峰值期~此时期也是海参细菌性病害的高发季节~能否做好管理工作~将会直接影响到海参越冬的效果。

1.秋季冰封前的管理

当水温下降至3?,4?时要适当加高水位。根据各地区养殖池塘的具体条件~尽量将池水深度保持在1.5m以上。由于冰封期海参养殖池塘基本不换水~加高水位能够有效防止结冰后冰下海水盐度的剧烈升高~对海参造成影响。还有因池塘渗漏导致的养殖水位过低使池塘冻透。

海参养殖池塘封冰前要进行底质改良和消毒处理。施用沸石粉或活性炭改良底质和水体环境~可以使冰封后冰下海水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维持在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对海参造成毒害。全池泼洒1.0ppm的聚维酮碘能够起到杀灭致病菌和病毒的作用~又不会造成单胞藻大量死亡使水体变得清瘦~是该时期理想的消毒剂。

适当肥水是保证冰下溶氧的最有效手段。秋季适当肥水~保持水体的肥、活、爽。不可施肥过量~影响水质。保持水体透明度在70cm,80cm是比较理想的。

2.冬季冰封期的管理

养殖池塘封冰后~冰下海水盐度升高~水体上下对流作用停止~此时海参能否安全越冬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条件:即温度、盐度、溶氧。

冬季池塘表面的冰层就像玻璃温室一样对冰下海水起到保温作用。受到阳光照射的冰下海水底层温度高时可达4°c,6°c。上层水温度则很低~只有-1°c左右。

冰层虽然可以起到保持水温的作用~但是也阻隔了空气中氧气的溶入。裸藻和甲藻是冰下的优势藻类~池塘封冰后要及时扫雪~这样可以维持藻类在冰下进行光合作用产氧~维持海参代谢活动所需要的氧气。如果冰下藻类不足~无法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产氧~可以通过打小冰眼~投放化学增氧剂的方法进行冰下增氧,如过碳酸钠、过碳酰胺,。

有的养殖户害怕池底缺氧~于是在冰上打冰眼~利用水泵对冰下海水进行强制对流。这种做法存在严重的误区。即使强制对流也不能缓解冰下缺氧现象的发生。并且强制对流会使得冰下海水迅速降温~导致正常活动的海参因应激反应出现排脏现象。强制对流同时会使冰下海水长时间处在低水温状态。还会使海参因长时间低温而冻伤、冻死。

3.次年春季融冰后的管理

经过了冰下越冬的海参体质虚弱~融冰后许多养殖户因管理松懈~造成海参大量化皮死亡~从而使得越冬工作前功尽弃。所以融冰后的管理也是海参安全越冬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重视。

整个冰封期由于没有换水~因冰冻造成的动植物死亡、尸体腐烂~是冰下海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池塘冰盖刚融化时~池水表层盐度通常在5‰,15‰之间,池水底层盐度在38‰,45‰之间~水体分层现象严重。这一时期管理重点在于调节水质和消毒防疫。

有条件的要对池塘排水闸门进行改造~使池塘表层低盐度海水和底层高盐度海水能够排出。监测外海水理化指标的波动情况~一旦水温、盐度等水质指标适宜~则可以适当换水~降低池塘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含量。切忌大排大换对海参造成应激影响。换水后全池泼洒0.5ppm,1.0ppm

二氧化氯~可以起到帮助分解氧化有机质和消毒的双重效果。7. 池塘养殖海参技术培训1、解毒 使用多元有机酸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参苗成活率的影响,同时也能给菌、藻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

2、补菌、补碳:为了让池塘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使水体稳定,减少因水变带来的参苗损失,可使用“稳水多+利菌多”补菌、补碳,效果突出。

三、放 苗

1、手捡苗:在放苗前两个小时使用抗应激药物后,直接投放在礁上或者笼上。

2、棚苗:有网箱的池塘最好先放在网箱里暂养3~5天,在缓苗过程中如果状态不佳可连续在网箱里泼洒“激活+营养快线”,帮助参苗的适应及恢复,提高放苗成活率。

四、放 苗 后 管 理

1、补充外源性饵料:因清圈后底部没有多少天然饵料,需要在放苗后补充外源性“利苗多”。既能提供参苗摄食所需的饵料,又能起到补菌的效果。

2、肥水:放苗后,因为大家怕参苗应激十几天都不动水,其实为了让池塘水质稳定适当肥水是有必要的。让池塘环境好的同时,也为海参补充了天然饵料。

最后我们根据2017年整体清圈池塘情况进行了统计,有60%池塘出现化皮现象,其中20%比较严重,剩下的40%也可能因观察的不仔细没有发现问题。所以我们不要怀有任何侥幸心理,做好新清圈的每一个细节管理,为我们新的开始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