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技术专业专升本的大学你知道虾苗中间培育的优点及其培育方法简介吗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虾苗中间培育的优点
通过中间培育,可以进行劣汰,确保二次放苗质量,同时水质条件易于控制,便于集中投饵管理。
经过一次性高密度培养后的虾苗体形较大,抗御水环境压力和躲避敌害能力增强,存活率相对稳定,可准确控制投饵和换水。
中间培育有利于养成池内基础饵料生物繁殖生长。延后放入养成池,使得养成池内基础饵料生物得到充分发展,有助于减少田植带来的污染,对环境保护有益。
缩短了养成期,对池体老化过程影响小,有利于延缓病发时间。
二、虾苗中间培育的方法
培育池设计:一般为土质长方形,其面积1000~3000平方米,横向跨度不大于30米,深度约1.5米。为了提高效率和防止气温低时影响,要配置增氧设备,并覆盖塑料棚以保持温室效果。
培育时间:通常在20~30天前开始,将密集的人工饲养转移到自然环境,以适应外界条件。在此期间,每立方米水体对虾密度约为300尾(每亩20万尾),25天后可将个体从原先的小到现在的大进行提升。
科学管理:包括消毒、投饵、充气、换水及疾病防治等与正常生产相同,但由于空间有限,加上高密度需更严格地实施这些操作。每日至少20%以上的换水保证,以及维持接近饱和点的最低温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出苗方法:
直接从一个位于较低位置的渔塘开闸,让它们随流进入另一个渔塘,这种方式虽然便捷,但难以精确计数数量。
利用长袖网箱,当达到一定密度时,用手操网捞出,再通过称量法计数,然后将其转移到新的渔塘。这是更加科学、高效的一种方法来实现出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