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患肝片吸虫病的防治
1病原生活史及流行特点 成虫主要寄生在反刍动物(牛、羊等)的肝胆管中,虫体的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宿主在排出粪便的同时排出虫卵,如果外界环境温度比较适宜,则可发育变成毛蚴。中间宿主椎实螺遇到毛蚴就会被侵入到其体内,再经过三个阶段(即胞蚴、雷蚴、尾蚴)的发育就会从螺体内钻出,并附着在水面植物叶上结囊成为囊蚴。羊等反刍动物食人污染有囊蚴的饮水或者牧草后,囊蚴就会嵌入到其十二指肠内,并脱囊成为幼虫,之后从肠壁钻出侵入到腹腔内,接着侵入到肝脏以及胆管内,发育成为成虫。成虫继续发育3~4个月就能够产出虫卵,经由粪便将虫卵排出到体外。成虫在羊胆管内寄生能够存活长达3~5年,但大部分虫体在9~12个月后就会脱离肝脏,通过粪便排到体外。 该病主要呈地方性流行,其中在夏、秋季节比较容易发生。这是由于夏、秋季温度较高,日照时间较长,有利于肝片吸虫发育,且能够促进毛蚴进行孵化,此时降雨较多,导致大量尾蚴滋生,并附着在植物上发育成为囊蚴,从而导致羊感染该病。另外,囊蚴具有非常强的生活力,能够在湿润的环境下长时间保持感染力,但由于羊在该阶段具有良好的营养状况,往往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羊在冬、春季节营养状况如果较差,就会快速表现出临床症状。 2症状表现 慢性型,通常在春、冬两季节容易发生,是由于羊体内寄生有成虫而发生。病羊主要表现出食欲减退,体质渐进性消瘦,发生贫血,且眼睑、颌下发生水肿,有些甚至可能、腹下也发生水肿。发病后期,病羊可能只能够卧地不起,严重时甚至发生死亡。 急性型,通常在夏末和秋季容易发生,尤其是绵羊更容易发生,主要是由于羊在较短的时间内食量的囊蚴而引起发病。病原体内的虫体在不断移动过程中,会导致存在于移动途径上所有的器官发生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出血,特别是会严重损害肝脏。病羊主要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者彻底废绝,体温明显升高,可视黏膜苍白,有些还会伴有腹泻,通常在出现症状经过3~5d就会发生死亡。 3粪便检查 一般是对羊排出的粪便采用水洗沉淀法和涂抹法进行检查。水洗沉淀法:先取5~1Og羊排出的新鲜粪便,添加清水进行10~20倍稀释,充分混合均匀后用警戒纱布进行过滤,滤液在室温条件下自然沉淀,将上层浑浊液弃去,再添加适量清水充分混合后在进行沉淀,经过2~3次,直到上层液体清亮停止,将最后的上层液体弃去后吸取适量的沉淀物,使用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虫卵。涂抹法:先将2~3滴清水或者由等量水和组成的混合液滴加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再在羊排出粪球的表面取一小块粪便,放在载玻片上与水滴充分混合,清除粪渣,涂成薄膜,最后盖上盖玻片进行镜检。 4治疗措施 病羊主要采取有效的灭虫,加强保胆、保肝,促使肝、胆功能恢复正常,增强机体抵抗力。病羊可口服阿苯达唑用于治疗,最急性型可按每6kg/100mg投喂一次,急性型按每8kg/100mg投喂一次,慢性型按每10kg/100mg投喂一次,用于预防时按每15kg.100mg,如有需要可间隔7天再进行1次驱虫;或按每千克体重口服10~15mg硫双二氯酚,或者按每千克体重口服20mg丙硫苯咪唑,或者按每千克体重口服10mg肝蛭净,一次就具有较好的效果。另外,病羊还要采取对症治疗。由于肝片吸虫会严重破坏红细胞,驱虫后可肌肉注射适量的补血药物,如果病羊出现腹泻以及发生水肿,可配合使用抗生素进行辅助治疗。 5预防措施 药物驱虫。预防该病的重点是适时驱虫,适量次数。病羊呈急性经过,通常在每年9月下旬虫体处于幼虫期进行驱虫;呈慢性经过时,通常在每年10月份虫体处于成虫期进行驱虫。羊群分别在每年2~3月份和10~11月份定期进行1次驱虫。最好选择使用硝氯酚进行驱虫,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3~4毫克,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1~2毫克。 粪便处理。每天及时清除圈舍内的粪便,集中采取堆肥,通过发酵产热而将虫卵杀死。羊群每次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必须进行严格管理,禁止随意乱丢,而要堆积在固定地点进行堆积发酵,避免对羊舍和草场造成污染而感染其他羊。 舍饲圈养。冬季和初春处于枯草期,羊体质往往虚弱、消瘦,具有较弱的抵抗力,容易发生该病,为此可采取舍饲圈养,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和发生率。羊群放牧时,适宜在地势高燥的地方,禁止到低洼潮湿的地带和沼泽地区进行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