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蔬菜大棚中扁豆正以其柔和的白绢外衣向病魔发出挑战它们仿佛穿上了防御的盔甲用最自然的姿态在蔬菜大棚
扁豆白绢病的隐匿征状:病菌悄然潜伏于茎基部或土表上的小枝,静悄悄地侵蚀其柔嫩的白色外衣,导致部位褐变腐烂。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细腻的白色菌丝和棕褐色的微小菌核,它们似乎在蔬菜大棚中开展了一场无声的战争。
关于扁豆白绢病原生物的特异形态:Sclerotium rolfsii Sacc.被称作齐整小核菌,是一类半知菌真菌。它以纤细、透明且分枝不成直角的菌丝体为特征,这些菌丝体在PDA培养基上呈现出辐射状扩展。在自然环境下,它们外观初为乳白色,但最终会转变为茶褐色或棕褐色,呈球形至卵圆形,有光泽。每个均规大小约1-2毫米,其表面光滑且无瑕疵。这类病原生物由三层细胞构成,其中外层呈棕褐色,而内部则是假薄壁组织和疏松组织,给人一种清晰而精致的印象。
扁豆白绢病传播路径与发病条件:主要通过过冬于土壤中的菌核或活跃在其中的一部分细小片段实现,其生命周期充满了策略性和耐心。在适宜温度下,即30摄氏度时,这些潜伏期长达3-10天,最终引发中心叶子的感染,并迅速向四周蔓延,以形成一个广泛覆盖的地面网络。而这些过程都受到高温、晴朗天气以及间歇性的降雨影响最大。此外,在酸性土壤或者轻质砂质土壤中,该疾病更容易发生并迅速扩散。
对抗扁豆白绢病防治方法:首先,我们可以采取措施调节土壤pH值,将其调至中性范围内,或是增加大量有机物肥料以改善营养状况。其次,当发现第一批受害植物时必须立即拔除并彻底销毁,以避免进一步传播。此外,在早期阶段使用15%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份)加100-200份对细沙进行混合喷洒,或是在根茎处施用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1份)加100-200份细沙,每隔7到10天重复一次,可有效控制此疾疫。但对于严重案例,也可以考虑采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液进行处理,此法需每667平方米使用0.4到0.45公斤木霉孢子混入50公斤细沙后撒布在地面,以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Rifai)作为防治手段,可以有效阻止这场战役继续前进。
最后,请记住,一旦发现任何异常迹象,不要犹豫及时采取行动,因为这种“看不见”的敌人可能已经悄然侵袭了我们的农田,让我们保持警觉,用智慧与坚韧守护我们的庄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