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养蜂技术白蜡哈氏茎蜂革新

  • 科研项目
  • 2025年02月17日
  • 数据驱动的养蜂技术:白蜡哈氏茎蜂防治策略 在河北省中部黑龙港流域,白蜡哈氏茎蜂(膜翅目,茎蜂科)近两年对白蜡树造成了严重危害。去年华北石油任丘矿区的白蜡树,有虫株率达到80%以上,甚至有区域达到100%,平均每棵树有虫10条以上。这说明了白蜡哈氏茎蜂为害非常严重,其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危害方式 主要危害于白蜡树当年生长旺盛的嫩枝条髓部。初孵幼虫从当年新生枝条第一对叶柄处蛀入嫩枝髓部

数据驱动的养蜂技术白蜡哈氏茎蜂革新

数据驱动的养蜂技术:白蜡哈氏茎蜂防治策略

在河北省中部黑龙港流域,白蜡哈氏茎蜂(膜翅目,茎蜂科)近两年对白蜡树造成了严重危害。去年华北石油任丘矿区的白蜡树,有虫株率达到80%以上,甚至有区域达到100%,平均每棵树有虫10条以上。这说明了白蜡哈氏茎蜂为害非常严重,其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危害方式

主要危害于白蜡树当年生长旺盛的嫩枝条髓部。初孵幼虫从当年新生枝条第一对叶柄处蛀入嫩枝髓部,然后向上串食前进,其排泄物充塞在蛀空的隧道内,一般每一被害枝条内有1至5条幼虫,这样就导致被害部位的复叶青枯萎蔫,影响景观效果。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13毫米至15毫米,黑色,有光泽,分布均匀细刻点;触角丝状27节鞭节褐色;翅透明翅痣、脉络。雄成虫体长8.5毫米至10毫米触角24至26节,其余特征同雌虫。幼虫乳白色或淡体长约12毫米头部圆柱形浅褐色腹部9节乳白色或淡。蛹为离蛹。

发生规律

华北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当年生枝条髓部越冬。在3月上中旬至3月底(即芽萌动前后),陆续化蛹,在4月上中旬(即弱短枝停止生长时)开始羽化,并且4月中下旬初孵幼蟲從複葉葉柄處開始進入嫩梢髓室進行為害過程直到5月初可見受影響部分呈現青枯狀態。此時期是最嚴重的為害階段。

越冬幼蟲識別方法

越冬前的幼蟲會横向啃食木質組織,而留下的斑點中央則形成直径2毫米仅留下樹皮透明状的小孔,此孔口便是查找成熟蝇子羽化口的地方,每个當年的樹木之上的支杆至少有一個這樣的小孔,這些小孔位于樹木内部,可通过折断其附近的一小段干燥部分来发现未发育完全但已准备好转变为飞行性成熟个体的蝇子所在地点。

防治措施:

结合冬季修剪消灭越冬后的幼蟲。一旦发现受损与死去的果实,就应该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处理。

区域联防。在控制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昆虫移动和扩散,从而避免让它们逃脱到其他无人知晓的地方。

化学防治。在应用化学杀菌剂时应考虑昆类行为和习性,以及它们如何与植物相互作用以选择最佳适用产品。

喷雾法:使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10%吡喷啉1500倍液加增效剂,对植物表面及分支进行喷洒,使其均匀覆盖。

防治时间:最佳施药时间应当是在昆类生命周期中的关键阶段,如刚刚完成羽化并尚未产卵的时候,或是刚开始产卵之前。当条件允许时,最好能够在清晨或者傍晚进行操作,因为风大会使得药剂挥发掉很多,所以这两个时候风力较小更能保证药剂吸收效果。

综合这些信息,可以看出保护植物健康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库,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策略。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那么这种情况很可能继续恶化,因此要确保我们始终保持警惕,并随着新的科学研究结果而调整我们的做法,以最优方式维护自然环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