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蔬菜热销地图揭秘马铃薯种薯催芽高产技巧大公开
种薯切块后,能够促进块茎内部外部的氧气交换,从而破除休眠状态,提前发芽和生长。然而,这一过程中切割工具可能会传播病菌,对薯块造成损害,如烂种、缺苗甚至加速品种退化。因此,切片时应选择合适的大小,一般不超过20至30克,以确保每个薯块都能保持顶端的芽眼优势。此外,在处理薯块时要小心避免带有病斑,并且要使用严格消毒过的工具,以防止病菌传播。
采用小整薯作为种植材料可以有效避免在切割过程中的病菌传播,同时,小整薯具备较强的生命力和抗旱能力,它们通常更早地出苗,更为整齐,每株植物所含有的根系数量、主茎数量以及产出的块茎数目都会增加。但是,小整薯由于其较短的生长周期和成熟度不足,往往存在较长的休眠期,以及后期出现早衰的问题。在栽培中需要精心管理密度,加以催芽处理,并施用钾肥与氮磷肥相结合,以充分利用小整 薯做种带来的生产潜力。
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的关键措施之一,不仅能促进早熟提高产量,还能在催芽期间淘汰掉那些有瑕疵或变质的 薯块,从而减少田间感染疾病或缺苗的情况,有利于全株健康均匀成长。具体来说,将 薯类与沙土层叠放置,使其厚度大约相当于3至4层,并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温暖湿润条件下进行10天左右即可见到萌芽迹象。在催芽数日前,用0.5至1ppm赤霉素溶液或0.1%至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至15分钟,或将2%硫脲溶液浸泡20分钟,都有助于提升催 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