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虎渠院长2003年新年献辞
2003年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很高兴代表院党组,向全院干部、职工和科技工作者,向离退休的老领导、老专家致以新年的祝贺,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刚刚过去的200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年。我们党胜利召开了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02年也是我院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党组的关心支持下,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围绕改革与创新的主题,在深化改革、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国际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这一年中,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我院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得到了中央三部委的批准,列入国家第二批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单位,进一步明确了我院各单位的改革方向、目标和任务。全院的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全院取得一批国内领先甚至处于国际前沿的成果,其中10项成果分别被、北京市推荐申报国家级奖,1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30项成果获院科技成果奖;“十五”科研立项实现新突破,全院已争取到各类课题2200多项,新增科研经费5亿多元,充分显示了我院作为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实力和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从国内外招聘首批杰出人才83名,大大加强了我院食品加工与营养学、基因工程与功能基因组学等重点学科领域的科研实力;提拔所局级干部22名,一大批年轻人才正全面走上领导岗位,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在巩固和加强现有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培育了新的合作生长点,开拓了新的合作领域,落实国际合作经费近1350万元人民币,成功地参与主办了首届国际水稻大会,新建了2个国际机构驻京办事处,有力地促进了我院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的发展,向建设“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中心”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科技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全年争取到的各类科技开发经费总额和产业开发总收入全面超过上年;已组建注册股份公司、国有独资公司12个,为实现建立“全国一流科技产业孵化中心”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党组和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同志“五�三一”讲话,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这一年中,我院连续第九年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有力地保障了我院各项工作健康、顺利地开展。院部大院的环境和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经过对院部大院的道路、绿化及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极大地绿化、美化了大院环境;完成了院部统管职工住房第三轮分配工作,受到全院大多数职工的拥护和欢迎,为我院的科技发展和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我院科技体制改革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关键的一年。全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艰巨繁重,任重道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按照中央三部委的要求,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把改革这条主线贯穿于全年的各项工作之中。要通过优化结构、联合重组、人员分流、机制创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积极稳妥地实施三项重点改革工作:一是以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对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及院里有关作物育种的研究力量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作物科学研究机构;二是以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为基础,整合院里有关农产品加工的科研力量,组建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研究机构;三是组建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所。同时,转为科技型企业的研究所要在2003底以前完成工商注册,分类改革2004年底前落实到位,切实使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有新突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加强所局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和管理与经营干部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管理和经营干部的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充满希望、充满机遇、充满挑战的2003年在大家的期盼中已经到来,我殷切地期望全院干部职工,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重要思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地完成全年的改革、创新、发展的各项任务。方向已经明确,目标已经确定,我坚信,我们一定能以自己的知识与智慧,把我院建设成为学科设置合理、队伍精干、创新能力强、管理有序、开放流动和有竞争活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