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防止棉花早衰策略三大关键因素

  • 科研项目
  • 2025年03月30日
  • 数据驱动的棉花增产策略:三大关键因素 进入7-8月份,是棉花大量开花结铃盛期,也是棉花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也是棉花需肥高峰期。在这个阶段,如果补充不足或追肥不及时,棉花就会因为脱肥而早衰,导致蕾铃大量脱落,造成大幅减产和严重损失。 因此,对于底肥不足或前段追肥较少的缺乏营养棉田,在花铃盛期应采取防止早衰的“三项”措施来增加产量。 棉花适时补施盖顶肥 最佳时间为打顶后到7月底至8月初

数据驱动的防止棉花早衰策略三大关键因素

数据驱动的棉花增产策略:三大关键因素

进入7-8月份,是棉花大量开花结铃盛期,也是棉花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也是棉花需肥高峰期。在这个阶段,如果补充不足或追肥不及时,棉花就会因为脱肥而早衰,导致蕾铃大量脱落,造成大幅减产和严重损失。

因此,对于底肥不足或前段追肥较少的缺乏营养棉田,在花铃盛期应采取防止早衰的“三项”措施来增加产量。

棉花适时补施盖顶肥

最佳时间为打顶后到7月底至8月初。亩追施尿素5-7.5公斤,并结合中耕培土在棉花行间耙入,深度10公分、距植株远15公分。这次追肥对增强后劲和防止早衰效果显著。

棉花适时喷叶面肥

从打顶后开始,最晚在立秋节(8月8日)前进行。由于根系活力减弱,在此期间进行土壤追肥效果差,因此要及时喷叶面肥以补充营养。此方法包括单独喷叶面化合物、尿素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尿素溶液+磷酸二氢钾浸出液等,每亩次喷混合液50-60公斤,全田连续喷3-4次,以无风天下午5点后或阴天全天进行,以便吸收。

棉花抗旱防涝两手抓,坚持抗灾夺丰收

在结铃盛期既要避免旱情也要防止过水。若遇旱情,要立即浇水并隔行沟浇,以避免内涝发生。在雨后的田地中,要及时排除积水,不超过24小时,并适时浅中耕以保持土壤通气性,同时注意锄划改善根系吸收环境,从而确保正常生育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