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果栽培技术与水果种子图片大全一览
灯笼果的栽培技术与水果种子图片大全一览
灯笼果是一种产量和经济效益都很高的一年生草本园艺作物,全国各地均可种植。它的生育周期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开花期、结果期和成熟期。
发芽期:从种子吸水萌动到真叶露心为发芽阶段,由播种到种子萌芽长出土,达到80%以上,大约需要7~15天。
幼苗期:苗出齐后,有80%的植株达到三片真叶,即第一个花萼形成前约20~30天。此期间主要是根、茎、叶的生长时期。在生产上,要采取良好的措施,培育生长发育健壮的幼苗,为高产、高质、高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开花期:从开第一朵花开始到最后开的一朵花所持续的天数,为开花日数。最早开的第一朵花达5%的植株为开花始期,以月、日表示;植株最后开的花,而浆果又能在霜前充分成熟日期为终花期。
结果及成熟期间:结果分为始及终两部分。结果始即有5%植株落完后坐住浆果日期;结果终即是终止落完后的坐住浆果日期。而成熟则可分为始及终两阶段,分别指第一个浆果完全成熟以及所有浆果全面成熟之日。这段时间里,一般由下而上陆续开放着色并逐渐变大,最终于10至14天内一次性全部改变颜色并完全成熟。
灯笼对环境条件有严格要求:
温度:灯笼性喜温,不耐霜冻。其最佳温度以30℃左右最适于发芽; 在20-25℃/17℃之间进行幼苗生长; 而在20-25℃/15℃之间进行繁殖时需注意保持稳定性以避免导致植物停止生长或受冻伤害。
光照:灯笼对光照要求较敏感,需要充足光照。在3000-4000米烛光范围内,可以保证其正常发展与品质优化。如果不足,则可能导致植物过度伸展但细弱,从而影响产量与品味。
水分管理:需求较多,在浆果初步形成之后尤其如此,此时枝叶同时增长且需要大量水份,并且必须控制不致造成过湿以免影响采收工作。当气候允许雨水太多时,这将导致植物“贪青”、“旺长”,推迟了产品累积和采收过程,因此要在生的早些时候注意灌溉,但到了晚季应减少给予干燥以促进结实。
土壤适宜性:虽然可以在各种土壤中栽培,但沙质土更佳,因为它使得产品品味更佳,同时提高了商品率。而由于其耐盐碱能力,它也能够在PH值6.5~7.5范围内健康生存。此外,还希望土壤物理结构良好,以便根系深入耕层深处扩张发展。
5营养调配: 灯笼对于营养素反应敏感,如果氮肥投入过多或者比例失调,就会引起病态,如贪青晚久等问题出现;反之若缺乏,则植物矮小,小型化带来的着色快化快速但早泄降低产量,所以施用方法应首选有机肥料,并补充合理化肥料配置,其中生命初级阶段偏向氮磷补贴,然后转移到钾磷作为主导,以确保每个关键阶段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