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龙县运用民法典物权法创新栽培模式提升地栽香菇产业效益在自然景观中的应用
我在贵州省安龙县钱相街道的工作中,紧密围绕“一主三辅”产业发展布局,不遗余力地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不断创新栽培模式,以促进食用菌产业质量和效益的双重提升,从而稳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最近,我参观了钱相街道的地栽式食用菌示范种植基地,那里的香菇采摘活动正接近尾声。在大棚内,农民们正在为即将结束出菇周期的菌棒进行水分补给,为下一个生长周期做好准备。
据了解,这个示范种植基地位于钱相居委会,由当地政府和贵州龙菇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超过200个食用菌大棚,并吸引了40多户村民参与到地栽菇种植中来。这种在地下的种植方式使得香菇能够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同时享有良好的通风环境,这有助于促进香菇健康成长,加快出菇率和提高产品品质,从而显著增强经济效益。在推广过程中,该公司还提供了分期支付菌棒费用、免费技术指导以及鲜活香菇回收服务等措施,以减轻农户种植成本和风险,同时确保他们获得合理收益。
在这次生产季节里,我与其他种植户一起共计使用25000个菌棒,在3个大棚内成功完成六批次出产,每一次都能迅速打开包装销售,4月份就可以赚取6万多元至7万元左右。
作为贵州龙菃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表示:“我们向农户出售这些初期需要的人造培养基,然后提供无偿技术支持,当每批次的香菃完全成熟后,我们再从销售所得款项中逐月扣除该批次所需的人造培养基费用,一旦完全清偿,就不再要求额外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