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高密度养殖(河蚌高密度养殖基地)

  • 科研项目
  • 2025年04月18日
  • 1. 河蚌高密度养殖基地要特别控制温度。还要注意一下三点。 1、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2、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3

河蚌高密度养殖(河蚌高密度养殖基地)

1. 河蚌高密度养殖基地要特别控制温度。还要注意一下三点。

1、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2、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3、河蚌养殖已成为我市外荡渔业之体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生产内容。以育珠为主的池塘可以适量放养草鱼、鳊鱼、 鲫、鳜鱼、黄颡鱼等及搭养少。2. 河北珍珠蚌养殖基地1、褶纹冠蚌:褶纹冠蚌别称鸡冠蚌、湖蚌、绵蚌等,为蚌科冠蚌属淡水底栖贝类,我国沿海常见,一般栖息于淡水、缓流及静水水域的湖泊、河流及沟渠和池塘的泥底或泥沙底里。

褶纹冠蚌

2、三角帆蚌:三角帆蚌别称河蚌、珍珠蚌、淡水珍珠蚌、三角蚌等,广泛分布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尤以我国洞庭湖以及中型湖泊分布较多。

三角帆蚌

3、背角无齿蚌:背角无齿蚌别称菜蚌、河蚌、圆蚌等,我国各地江河、湖沼中均有分布,肉可食,也适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有的地区用为淡水育珠蚌。

背角无齿蚌

4、背瘤丽蚌:背瘤丽蚌别称麻皮蚌、麻歪歪等,分布于河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及广西等地,特别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大型、中型湖泊及河流内产量高。

背瘤丽蚌

5、圆顶珠蚌:圆顶珠蚌贝壳中等大小,壳质较薄但坚硬,外形呈长椭圆形,长度大于高度的2倍,贝壳两侧不对称,壳前部短而圆,后不伸长,末端稍窄扁,壳面呈黑褐色或黑色3. 河蚌高密度养殖基地地址60的鱼缸养50多条没问题

一、喜群居、水体大、成群饲养为佳

鳑鲏鱼喜群居,更为喜欢比较开阔的水域,这就要求我们最好是使用至少60厘米及以上的鱼缸饲养,饲养数量上至少十条以上,而且需要一定的配鱼为好,比如说小麦穗,或者与鳑鲏同属的其他品种,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鱊。

关于鱊和鳑鲏的不同以及相似之处,在我其他的文章中曾有过介绍,在此不再详述。

二、适度造景,尽量模拟野外环境

几乎所有的原生鱼进入鱼缸后,都会不自觉地跳缸,那是因为它们在环境突变时,所出现的一种应激反应,说白了就是极度恐惧。

所以说,我们必须尽可能的营造一种类似它们野生的环境,比如,底砂可以选用原生地的底砂,最好是褐色或者其他深色,我的鱼缸里之所以选用陶粒,那是因为家中本来就有剩余,而且底色很深。

再者可以适度增加石块和水草造景,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稳定它们的情绪,再加上陪伴鱼的衬托,它们的胆量才会加大,这样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鱼缸的环境。

三、并不喜欢强大的水流冲击,也不必爆氧、不喜欢过于明亮的背景和灯光

鳑鲏鱼大多数是生活在比较静谧的池塘中,并不喜欢强大的水流冲击,其实呢,只要是饲养密度合适,水体较大,它们根本不会缺氧的,正如我60厘米的小鱼缸,饲养有50多条原生鱼,仅有一个小外挂在控制着,它们也活的很好。

如果有可能的话,鱼缸的三面最好用暗色背景纸围起来,只留一面观赏,暗色调的水体环境,它们的发色会更好,因为我的鱼缸没有三面背景纸,因此培养了缸壁上的丝藻。

再者就是,鳑鲏比较喜欢清洁的环境,我们也可以饲养几条底栖鱼、工具鱼,保持水体清洁,如果不是为了繁殖,无需饲养河蚌。

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野外环境中,即使是阳光明媚,这个池塘也不可能完全透光的,鳑鲏鱼也不是绝对生活在水体上层的小型鱼,大部分在中底层游动,因此,这个光线的亮度根本不需要很强,过亮的灯光不可能利于它们发色的。4. 河蚌养殖亩产量一亩池塘里可以产4000-5000斤河蚌。

一亩池塘可以养河蚌大概是9千-1.5万只左右,河蚌一年能长1-2斤,它是属于门蚌科的软体动物,河蚌的食物主要是轮虫、绿眼虫、甲藻、四角藻等,它的行动能力较弱,爬行缓慢,且河蚌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5. 河蚌的养殖密度日常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鳑鲏鱼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小型本土原生的冷水鱼,河蚌与磅礴鱼怎么养,通常要做好三点。

第一,在鱼缸中铺设一层底沙,安放河蚌的生活空间。

第二,在鱼缸中放入饲料密度的鳑鲏鱼,形成河蚌与鳑鲏鱼共生的环境。

第三,保持水质的清澈通透。6. 河蚌养殖基地批发咸肉炖河蚌的做法步骤

1. 现在是吃河蚌肉的季节,早上在批发市场买的新鲜河蚌。

2. 回家慢慢清理,黑色的还有泥肠都去掉。

3. 哈哈 干贝也是这个里面取出来的

4. 用擀面杖或者刀背把硬的这边敲软

5. 我家是用刀柄在敲的,如果菜场买的话,最后到这步都是他们来做。

6. 水再次冲洗,这个家里自己人吃,清洗的比较仔细,比较耗时间的。

7. 洗好了,准备烧。

8. 入高压锅,咸肉切片,加热水、料酒、生姜。压十分钟。

9. 倒入汤锅里。

10. 继续烧,准备加小青菜。

11. 小甜心菜加进去,盖锅盖烧两分钟。

12. 加点盐 完工 7. 河蚌高密度养殖基地在哪里1、吊养

这种方式适合水位相对浅一些的水域,水质相对清澈一点,方便日常的管理和观察。首先要在养殖区域准备好固定点,随后在固定点上链接一系列的绳子,长度按水域深度来决定。一般夏季养殖深度在30-40厘米,冬季在40-60厘米,每条绳子的上面固定2-8只,太多了不利于河蚌生长。绳子的间隔按长度来,距离为绳子长度的60%-70%左右,即1米的绳子间隔在70厘米,这样可以大幅度避免绳子的缠绕。

养殖优劣势:优点在于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调节养殖深度,让河蚌有更好的生存空间。水域要求浅,养殖条件想对简单。日常管理或者收获相对方便,能降低相对的人工成本。缺点则在于稳定性相对较差,绳子上的河蚌容易出现掉落的情况。对于灾害抵抗力较差,还容易收到水中某些捕食动物的袭击。对于海底有害寄生虫之类的东西没有很好的反抗能力。

2、笼养

这种方式适合水位相对深一些的水域,最佳深度控制在2-4米左右,让河蚌能在人为的保护下最大程度的贴进自然生长。笼养主要是要在水面设置漂浮箱筏,随后将笼子与箱筏连接固定,在投放进水里,养殖地的淤泥不要太深。笼养的养殖密度保持在能覆盖大部分的笼底就可以,适当留一些空间方便河蚌长大后的生存。

养殖优劣势:养殖优点在于能给河蚌提供一个安全的养殖场所,可以抵御初期大部分来自外界的伤害。收获方式及其简单,只需将笼子拉上来来就可以了。养殖环境接近原生态养殖,质量相对会高很多。其缺点在于不利于日常管理,有死亡的河蚌无法及时发现处理。且笼子容易被附着物掩盖,需要经常清理,人工成本较高。还比较容易因为养殖密度造成发育不良,不定期需要投放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