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下乡往事说说你上山下乡期间最难忘的事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难忘的下乡往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难忘的下乡往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 说说你上山下乡期间最难忘的事情?
- 知青朋友您下乡后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一、说说你上山下乡期间最难忘的事情?
本身就是乡下的,不用上山下乡,直接就是在乡下上了,不过那时到有来我们村下乡的知青,上海的,我们村子离城市不远,比较近。村里的条件还不错,不是那么差,村子里的人都还比较好。对了我们村的知青还可以。没有像电视,电影里演的那样,对知青不太好。我们村有所学校,这学校也有些历史,是抗大时,西北大学用过留下来的。我们村一直就在那里做学校。来我们村的知青,村子里没有让下地劳动,都是放在学校,做老师。我的老师都是下乡知青。我们村子因为那是个老校址,从解放前就是学校,对教育还是比较重视。虽说那时候,东西比较缺乏,但那些老师教我们也是教的很认真。没有书,都是老师手抄起来教我们,这些知青老师也都是很好,和我们村子里的人交往也好。我到现在还记得他们,名字个个都能记清,那你时候,纸张比较缺乏,没有本子。我都记得我们有个老师,还给我本日记本。
我本人是知青的子女,没有经历过上山下乡的年代,但父母是“老三届”的上海知青,从小到大也听过不少趣闻,找两个还记得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父母是上海68届高中生,从小在徐汇区长大,之前家里条件不错,从小没受到什么苦。就算在三年自然灾期间,我妈也没有挨过饿,在当时应该算很厉害了。就这样一个娇生贵养的上海大小姐,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告别父母,和同学一起近5天的行程,经过火车、大巴、拖拉机、爬山,到了最基层生产队。
当时,知识青年是分配住当地农民家里,她们也称当地农民为“东家”。当她们到被分配“东家”门口时,就震惊了。大城市来的小姑娘们哪里能够想象贫困山区的土胚房可以住人,旁边就是牲口棚。但旅途劳累,私下感叹几句,就赶紧去缝被褥之类的,准备晚上睡觉的东西。“东家”也非常好,把2楼相对好的房间给她们住,在整理房间时,我妈发现旁边的墙上有个空洞,洞口还挂了个帘子。她以为是老房子长期失修,也没太在意,晚上大家早早就睡了。但半夜里,她就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吵醒了,这个声音维持了好一阵。当时她年轻又累,没多想就睡着了。第二天一早,在和“东家”有一搭没一搭聊天时,她就说起了晚上的声音。“东家”很淡然的告诉他,“哦,这不过是条蟒蛇而已,可能出来吃老鼠的,不伤人。”房间墙上的洞就是蛇窝。听完,我妈瞬间就炸毛了,苦、累、脏、乱、差,她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蛇可以在家里自由进出,实在超出她承受范围,死活要求换地方,为了这个事,当时生产队对我妈还挺有意见的。
另一个她每次回忆必提的事也是和蛇有关。这次事情就比较尴尬。事情发生在茅厕中。当时乡下的茅厕按现在的标准来看,只能用horrible来形容。就是一排蹲坑,直接连着化粪池,相互之间没有阻隔保护隐私。这天傍晚,天刚开始黑,我妈肚子不舒服,急急忙忙冲进厕所,蹲下,刚开始释放的时候,陡然发现有一条小孩手臂粗的蛇盘在她对面。这个场面又尴尬又喜剧,她一方面怕得要死,恨不得立即站起来冲出去,逃得越远越好;另一方面,她才开始释放,根本停不下来。她回忆的原话是“那一瞬间,我真的想当场死掉算了。”最后,蛇很有灵性地游走了,我妈也得以完成,快速逃出茅厕。
每次听这些事情,就当故事听,觉得好笑的哈哈一笑。现在年纪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再回想当时的情况,真心的觉得父母一辈确实不容易,吃了很多苦,真该好好孝敬他们!
二、知青朋友您下乡后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下乡知青都有一些故事。我们青年点要投资由马蹄土砖窑改建成转窑烧砖。场长是个能力非常强的老贫农,找到几家建筑公司人家都不干,一是那时候都是集体单位不计算是否赢利。二是那个技术不是谁都掌握的。
有一天来了几个人要承包这个工程,但都是个人组织起来的人,如果让他们干违反当时不准私包工的规定。场长与他们谈好劳务费,双方偷偷的定了施工方案。红砖材料我们青年点自己生产供应,又托人搞到水泥就开工建设了。
我们壹佰多知青看到了希望,建成后可以多生产红砖多挣钱。把男女知青组织起来分成三班日夜挖地基,大烟囱四十米高地基必须十米深。东北的三月天气冷冻土二米厚,男知青镐女知青运土,深的地方搭上脚手架子肩挑手提。承包的师傅们砌墙我们当小工和泥挑砖好不热闹。几个月的努力大烟囱起来了。开始建砖窑主体排烟通道也建成一半,领导杀了猪为我们知青加油打气。
也不知道是大烟囱或者是有人偷偷报告的原因,突然一天的上午来上两台吉普车,从车上下来几个人去了办公室,一会儿把那个带队包工的人叫去了,过一会儿又找去几个领头的人,他们一起被拉走了,跟着他们干活的人一看全都跑了。
后来才知道这在当时是属于黑包工,没有任何有关部门的审批。这一下坏了剩下的技术活没人干了,我们知青都是不足二十岁的人懂得什么。
埸长立即向公社报告,公社动员大家想办法,最后决定由我们知青组成瓦工班,在一师傅的带领下进行边施工边研究,又到工厂找父辈人的技术力量进行现场测量绘图。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在入冬前把烧砖窑全部建成。
砖窑点火那一天十分热闹,四十米的烟囱上写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几个大字。又杀了几头猪会餐庆祝,我们开心的吃肉喝酒有人建议唱起那首《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的歌曲。今天想起来还是那么回味。甜酸苦辣五味浓郁。
最难忘至今想起来无比可笑,我们几个住下后,到田野散步,拿着绿油油成片的麦苗当韭菜,建国还采了一棵放嘴里,他还说怎么没味呀,我们几个认为割下以后会包水饺吃。回想真是可笑,脱离自然,脱离广阔的田野真是一无所知。深刻体会到主席的英明,到农村煅炼的必要性。
我是湖南知青,回城42年了,往事回忆,最难忘的一件事是当代课老师。
1972年8月中旬某一天,湖南省辰溪县锦滨公社杨家湾中心学校校长找到我家,要我去教中学物理化学课,搞得我一头雾水。我从来没有参加过教师培训,怎么会找上我呢,他解释道,是区中学领导推荐的。我承认读书时成绩拔尖,老师喜爱印象深刻。心想教书总比干农活强,不日晒雨淋了,一口就答应了。
9月1日正式开学,老师早到几天,备好课准备应战。我教初中毕业班,乡中学只有一个班,四十人左右,男女都有,年龄大的与我同岁(19岁),年龄小的14岁。当年正处文化大时期,课堂上闹哄哄的,看到是一个小孩老师上课,课堂纪律更乱。
我有我办法,现身教学,把学习的好处与实践联系起来。比如,学习物理,我教同学们安装日用照明线路,回家后能修理好家里的电开关和灯头上的毛病。用漆包线和磁铁做一个小喇叭,就可听歌曲。学生学习劲十足,课堂上求知欲很强。
在教学中,发现一个唯一留级下来的女生,比较不合群,自卑,她一点文具用品都没有,做练习时,问同桌借。我主动买来直尺,三角板,圆规送给她,鼓励她好好学习。
1972年年底,全班学生参加县里统一升学考试,85%同学考上了县一中,她非常感谢我。
那一年,我19岁,她16岁,她像一朵将要盛开山茶花。
五年以后,因工作的关系,我俩相遇了,她变化很大,亭亭玉立美少女,全身散发青春香气。
因我俩认识,所以走得很近,都到了谈恋爱年龄,平时我俩也眉来眼去,自然而然就成了恋人。
1978年年底,知青大返城开始,我招工进城当工人,她与我一起回到阔别八年的城市。虽然遇到许多困难,我俩心总是紧紧地贴在一起。通过多年打拼,1983年5月1日,我们结婚了。
那一年,我30岁,她27岁,她是盛开山茶花,又香又艳,花蕊中含有可口的甜汁。
我在青年点干过一年半,因为某项政策规定,算不得知识青年,只能称之为一个曾经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的小集体青年了。
我所在的青年点,位于两个林场之间,距我们场二十多里路,离另一个林场十里路,虽然离家不远,但因当时纪律很严,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允许私自回家的。
那个时代,青年点的生活非常艰难,工作繁重、伙食极差,但我们没有一丝抱怨,不到二十人的青年点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直到那一天,青年点平静的生活被我和我的一个同学给彻底打破了。
记得那一天,我们这些人在萝卜地里除草,每次我走到这位男同学身边时,他都会“呸”的吐一口,然后说一句:“真特么缺德,撬我行(抢他女朋友的意思)”,一开始我没在意,他骂了几回后我停下来问他:“你TM骂谁呢,有话明说”,他直言不讳的告知我骂的就是我,说我抢了他的女朋友,我突然想起来,那几天这位女同学找我借过几本书,除了聊几句书的问题,我们还真没聊别的,想到这我非常气愤,没加思索的就来了一句:“她答应做你的女朋友了吗,就凭你今天说的话,我还真抢了,你特么能把我咋地”,听完我的话,他伸手就是一拳向我打来,当时我手里正好拿着锄头,抬手一锄头就砸在他头上,一下子就把他干倒了,然后我冲上去连踢带踹打的他满脸是血,这时队长过来拉住我说:“行了,差不多就拉倒吧,别把事弄大了”,正说着,青年点的带班师傅和民兵队长开着丰收五零过来了,那个被我在地的同学看到带班师傅来了,就对带班师傅说:“ 师傅,王 动手打我”,当时X师傅和民兵队长是喝完酒过去的,他上前揪住我的衣服领子抡手就是一个大耳光,本来当时我很生气,又被带班师傅抽了一大嘴巴,火气一下子就拱上来了,一把抓住带班师傅的头发,照着他的脸上就是两拳,把带班师傅打的坐到地上,然后他就朝坐在丰收五零上的民兵队长喊:“民兵队长,这小子敢动手打我,快把他给我捆起来”,民兵队长大概是喝多了,或者是考虑到我们两家有一点亲属关系迟迟没有动弹,这时我们的队长在身后小声对我说:“快跑,今天晚上千万别回来,一旦你被带回场子肯定会挨收拾”,听了队长的话,我撒腿就跑,几乎是一口气跑到邻场,第二天一早又回到了青年点,回到青年点后才知道,当天晚上民兵队长就回林场了,而那位和我打架的同学也跟着他离开了,去年八月,在我们的同学聚会上,那位和我打架的同学对我讲:“ X,你可真够狠的,打架真敢下死手”,我笑着对他说:“过去的事情我不想再提了,你要是觉得委屈,要不我就让你打我一顿出出气”,我们彼此一笑,但随后又想起那位女同学,她已经离开了这个喧嚣的世界,但愿她在天国一切安好。
下乡时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到兵团过的第一个春节。
1970年5月份,我们从天津来到了内蒙生产建设兵团五师43团,1970年底我们迎来了到兵团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我们离家后在外过的第一个春节,一个大家庭的春节,一个让人终身难忘的春节。
我们团处于锡林郭勒大草原,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因为是第一个春节,团里、连里都非常重视,也怕战士们想家,就尽可能的把伙食搞好,搞的丰盛点,早早地就派人到千里之外的赤峰去采购年货。
那时我们伙食标准是15.6元,比野战军还高出0.4元。粮食标准45斤,40%细粮。说实话,我们连的伙食搞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大年三十,在我们老家天津是要吃丰盛的年饭,也可以叫团圆饭。当时的现役军人也都是驻天津部队的军人,连队的战士又是以天津人居多,所以,一切都依照我们家乡的习惯进行。
那天中午,战士们列队早早地来到食堂,人齐了以后,炊事员开始上饭。只见一盘盘菜就像变戏法一样一个个端了出来,其丰盛程度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看的大家目瞪口呆。一个班一个大圆桌,大家围站在圆桌前,每桌十几个菜,鸡鸭鱼肉样样俱全,可看连里为了这顿年饭可谓“煞费苦心”。
当时,我们国家还正处于困难时期,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是太高。就连天津这样一个大城市,人们的生活依旧是本着“节约闹”的水准来安排,过年的水准无非是熬鱼、炖肉、包饺子。要说是鸡鸭鱼肉样样都准备,一般家庭还是做不到的,给我的感觉那一桌子菜比在家还要丰盛。
菜上齐了,连领导首先致新年贺词。说的什么,具体内容我早已记不太清,无非是祝大家新年快乐之类的话,但大家的注意力并不在此,早已经转移到那一桌子佳肴上,耳朵听着连领导的讲话,眼睛像雷达一样在饭桌上扫来扫去,连领导也早已看出大家的心思,好在讲话并太长,一声“会餐开始”,大家的筷子就朝着早已瞄好的目标而去。
没有什么比一桌子丰盛的饭菜让人更高兴的了,毕竟“民以食为天”嘛,吃饱是基本,而吃好那就是享受了。战士们大吃、特吃,开怀大笑,我们互相举碗庆贺,庆贺我们兵团的第一个春节开心快乐!
“每逢佳节倍思亲”,除夕夜是大家最不好过的一个晚上,想家是肯定的。连里把除夕饭安排在各个班里吃,而且每个班还破例发了一瓶白酒,包括女生班同样也得到了一瓶白酒,这是我们平生第一次品尝酒。
我当时是连里的卫生员,和女生四班一起吃的除夕饭,四班班长是我的同学,由于身高将近一米八,我们都管她叫“大个”。
饭菜打到宿舍,我们在炕上铺块塑料布,大家围坐一起开怀畅饮,这一次都是女生,大家无所顾忌,平常滴酒不沾的我们也因为过年,又因为想家,打开了白酒盖,挨个都倒上了酒。酒是辣的,第一口呛得我们够呛,随后大家就放开了,我们入乡随俗,在大草原上,就要有点蒙古人的豪爽气派。
借用我战友的一句话:“有兵团这碗老酒垫底,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大家又喝又唱,好不热闹。喝着喝着,就唱起了一首,不知是谁编的、在战士中广泛流传思念家乡的歌,歌词大意是:
“ 我在这里不知多少年来思念着家乡,
望了又望眼前只是一片茫茫的大草原,
回首往事梦一辈,泪水就流成河,
亲爱的妈妈您和儿一样日盼夜又想,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可爱的故乡,
静静的夜晚冷冷的风儿明月照四方。”
歌中充满了思乡之情,想想我们十七八岁的年纪,在这人烟稀少、白雪皑皑的草原上,远离家乡和亲人过的第一个除夕夜,大家也已泪流满面,很快一瓶酒就见了底。
喝的最多的是四班长 ,她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平时就爱说爱笑,很豪爽,所以她也最放得开,真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看到她那过度兴奋的样子,我们已经觉得她喝的差不多了,可是她执意再去要酒,后来又领来一瓶,就是这一瓶彻底地让她喝多了。其实,我知道她是想家,我们大家都想家,想念家乡的亲人,曾听说过“借酒浇愁愁更愁”可能就是这种心境吧。
喝多了酒的四班长在屋里就呆不住了,手里拿着半瓶酒到处乱窜,我们怎么拦都拦不住,看着她踉踉跄跄的走着,我们只好搀着她,喝多了也确实够闹得慌的。后来不知谁跟着她,反正后来闹到团部,团部主任为这事专门开会批评了我们, 她也因此出了名。
初一饺子初二的面,一切都是按照家乡的习俗进行着。初一,该吃饺子了,但在兵团包饺子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这么多人的饺子该怎么包、谁来包?
经过商量,连领导最后决定: 由炊事班把馅调好,各个班拿上家伙什到食堂领上馅和面,分到各班自己包,包好后,然后到炊事班去煮。这真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好办法,大家吃饺子大家包,哪个班包的快,哪个班就先煮,先吃到嘴。
于是各班拿盆领上馅、面回到各班去包。各班哪有面板呀,于是我们把自己的箱子盖拿下来,反过来用。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为了生存,人们什么招都能想出来。
包饺子对于女生是没什么问题的,在家的时候就都干过,手到擒来。而且,女生班的饺子包得质量还是蛮高的,不但饺子小巧、馅大、捏的还严实,煮出来不爱破,速度还快,所以,女生班基本是先吃到的饺子。
男生班就不敢恭维了,大饺子、小饺子,皮厚的、皮薄的,总之是把馅包进去了,自食其力嘛,吃着也很香。
初二的捞面,给炊事班出了难题,活好的面擀了一半就擀不动了,食堂太冷面冻上了,可看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冬季有多冷。就是在室内,温度也在零度以下,无怪乎我们炊事员的手上都有冻伤,手一伸出来就跟五根小红萝卜一样通红。真是辛苦他们了,全连几十口子人,吃顿捞面他们要受多少累,现在好想说一声“辛苦了!我们的炊事员”。
这就是我们在兵团过的第一个春节,一个既热闹又思乡的春节,一个集体大家庭的春节,一个永远留在我记忆长河中的难以忘怀的春节,让我至今难忘。
队长敲钟——喊我出工
我是老三届知青。在三年知青生活中,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是刚到生产队时,有一次去井边打水,我也像当地的农民一样担着两只桶来到井边,好不容易把水打上来,担在肩上往回走,谁知没走几步,因为下雨地下滑,我就像豫剧《朝阳沟》里的银环一样担着水桶扭来扭去,一下连人带桶摔倒在地上,我当时坐在地上哭了起来,这时我周围来了一群村民围着看,有个好心的村民要扶我起来,可我当时像个小孩子似的,抹着眼泪还不让扶,一直坐在地下就不起来,至于最后是怎么回去的,至今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我也回忆不起来了,但我担水摔跤村民扶我哭着不让扶的情景在我的脑海中永远忘不了。
72年下乡74年应征入伍我与另一民兵干部负责政审,我去我父亲单位审其档案第一页讲无任何问题第二页却说有一兄弟下落不明。我用了第一页说明盖章了事。而第二页并没人看到。这样74年12月参军入伍,并在77年参加高考,考上了复旦大学。这在我的知青经 历史 最为难忘,最为重要惊险的一件事,后来父亲告知,那个不知拐了多少道弯的兄弟确是失踪,也许埋尸荒山野岭之中,也许到成了百万富翁。问题是失踪不明,入伍入学入党肯定大受影响。自己政审自己躲过一劫,此乃一大幸也。谢谢时代,谢谢组织,谢谢小平同志!
最难忘的就是日常生活。用辘轳在深井打水,用大锅头烧水做饭,晚上用煤油灯照明。农村的艰苦条件和困难环境,自己的初入 社会 经历,这些事到现在仍然牢记心头,永远难忘。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是那一年的苞米地铲地。早五点下地依次排垅,在队长的号召下全屯大约五十多人参加铲地,阵势挺大而且是最后一次然后封垅。不知怎的那天铲的特快,而且快封垅了苞米杆己经很高了非常不好干,可大家谁也不干落后,争先恐后的到了地头,队长说回家吃饭,八点再出工。我们回到知青点吃饭,还未吃完就听到队长在屯子里大声喊,统统回到苞米地,照下样铲下去秋天吃啥?于是这五十几个人个个板个脸按原来的位置象跑道上的运动员在地头站齐,队长说秋天吃啥?把苞米苗都铲掉了,最严重的是十七垅和二十三垅,这时大家开始排号,一排女同学ⅩⅩ是十七垅,再往下排是二十三垅原来是我,队长说从头到尾每人把自己铲下的捡起来,这五十几个人都把自己的苗捡起来抱到地头,我看确实老农民有的比较少,但有的也很多,为什么就说我们俩个人呢?心里不平。原因是当时铲当时马上封垅,封垅的老农说的,我也不恨他,只是我倒霉,如果我不认真地把苞米杆滋出的芽子铲掉也不会出这个丑,我不知怎的当时心态特别好,一点也不慌。那个女同学不久就去了青海省她父亲的工厂,去年因肺癌去世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难忘的下乡往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难忘的下乡往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