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

  • 媒体报道
  • 2024年11月08日
  • 中蜂是中华蜜蜂 在地区结合当地气候所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及西洛木河、苏班黑河、卡门河、察隅河等河流地带,以林芝和山南地区为主产区,是我国中蜂在高原地区的衍生品种,那么中蜂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中蜂吧! 地理分布 中蜂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区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及察隅河、西洛木河、苏班黑河、卡门河等沿岸地区,平均海拔在2000~4000米之间

中蜂

中蜂是中华蜜蜂在地区结合当地气候所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及西洛木河、苏班黑河、卡门河、察隅河等河流地带,以林芝和山南地区为主产区,是我国中蜂在高原地区的衍生品种,那么中蜂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中蜂吧!

地理分布

中蜂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区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及察隅河、西洛木河、苏班黑河、卡门河等沿岸地区,平均海拔在2000~4000米之间,其中又以林芝地区的墨脱、察隅和山南地区的错那等县域分布最为密集,另外,在云南西北部的迪庆地区、怒江地区的北部也有零星分布,但基本上均以高原地区分布为主。

外观特征

地区有高海拔、低温的气候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出现中蜂个头偏大,体色较深的特点,其翅和喙均较长,工蜂体长在11~12mm,外观呈现灰或灰黑色,其腹部第三腹节背板常伴有带,第三腹节背板长度超过4mm但小于4.38mm,第四腹节背板伴有黑色,第四、五、六腹节背板后缘处伴有绒毛带,第五腹节背板狭长。

生活习性

中蜂能很好的适应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其迁徙习性较强,有较强的分蜂性,因此群势规模一般较小,采集力不是太理想,因高海拔低寒的气候特点,中蜂有着极强的耐寒性,与滇南中蜂相比,中蜂的翅膀和喙器都比较较长、体色更黑、个头较大且腹宽大,但因生产性能不是太高,所以人工饲养的比较少,所以大部分中蜂均处于野生状态。

品种优势

中蜂多为定地饲养,这也是中蜂的一大饲养特点,绝大多数蜂群用传统土法饲养,人工环境中有的使用活框箱饲养,其生产性能和蜂蜜产量都不高。传统方式饲养的中蜂年平均产蜜5~10千克/群/年,如果改用现代活框箱饲养方式,可提高产量到10~15千克/群/年。

种群现状

目前,我国的中蜂基本上是处于野生状态,其蜂群群体数量暂时没有一个详实的官方统计,粗布估算可能在10万群左右,而人工养殖环境下中蜂目前蜂群保有量约在2000群上下。近些年来,由于农业种植规模的增大,农药使用频率也逐步增高,加之其他蜂种的饲养以及病害的影响,中蜂的种群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种群的保护已经到了濒危的地步。

总结:中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难见到的蜂种,因适合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其耐寒性较好,与东北黑蜂有一比,但因产量和采集能力欠佳,所以在人工饲养的基础不是太好,目前大部分中蜂处于野生状态,群体规模也较小,需要更多的人为保护这一濒危的地方品种。

蜜蜂养殖网推荐更多相关精彩文章介绍:养蜂资讯蜜蜂知识养蜂技术养蜂视频蜜蜂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