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烂尾病的主要原因和治疗方法究竟是什么最暴利的养殖品种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大鲵烂尾病的根源与治疗策略,究竟为何?其致病原菌正是荧光假单胞菌。 一、大鲵烂尾病的根本原因 1、水质污染:人工养殖大鲵所处水域易受污染,潜藏着大量的疾病微生物。当大鲵遭受伤害,这些微生物便乘机而入,引发疾病。 2、环境条件不适宜:人工养殖场难以复制自然生态环境,大鲵在活动时,因尾部不断摆动,更容易受到损伤。 3、放养规模不一致带来的影响:不同规格大小的大鲵相互竞争食物,有时因体型差异导致格斗,小个体常被强壮个体击败,其尾部尤其易受攻击。 4、饵料营养不足导致的问题:如果投喂的大鲵饲料口感不好且缺乏必需营养成分,如动物蛋白质和某些微量元素,比如锌、铁和钙等,将激发大鲵之间的残杀行为。
二、大鲵烂尾病的治疗方案 1、一旦发现大鲵患有烂尾(脚病),应立即将感染者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至其他健康个体,并避免整个养殖场受到影响。如果不采取此措施,便可能面临无休止的问题——继续传播给其他鱼类,甚至危及到整栋培育设施。
2.5g氯霉素+0.8g卡那原粉+0.05gVC+0.05gVE+0.05VB(每千克重量使用药物剂量),均匀混合于饲料中喂食,每天持续3-4天;
3、高锰酸钾15-25ppm浓度或孔雀石绿0.3-0.5ppm浓度溶液进行局部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清洁创伤表面的附着物后,用消炎药涂抹患处,每天一次持续4-7天,可以有效治愈。
最后,对于较为严重的情况,可首先进行15分钟高锰酸钾浸泡,然后彻底清洗,再用消炎软膏涂敷,每日一次持续6-9天来控制症状并促进恢复。此外,全池施用含氯精或二氧化氯溶液每日一次连续使用三到四天,也是一种有效疗法,但请务必遵循正确剂量,以免对环境造成过大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