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套种天麻黄精一亩地需多少种苗高效益秘诀大揭秘
在丹皮与天麻这两种高价值中药材的栽培实践中,引入了一个创新的种植模式——丹皮地里套种天麻。这一做法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而且由于两者的生长特性互补,相辅相成。丹皮作为深根小灌木,其需深厚有机质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并且每4年至5年才进行一次采挖,这期间其大叶提供给天麻良好的遮荫环境。而天麻无需光照,无竞争关系,因此不会影响到丹皮的生长。同时,每年的翻收操作为天麻提供了填充料的腐烂养料,同时也节约了丹皮地块常规除草的劳动。
这种双赢共生的栽培方式,使得牡丹叶茂盛、根部增粗快,根皮增厚,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而对于天麻来说,由于使用树叶填充和覆盖,其箭麻单个重量可达300克以上,比传统栽培方法增加40%以上,显著提升产量和商品价值。
下面是详细介绍如何实施这一高效益栽培新模式:
一、选择牡丹苗
选地:要求土壤肥沃、深厚,有一定坡度更佳。
选苗:以大苗为佳,大苗发芽迅速、植株健壮,可一年后形成密集的植株片,为后续搭配种植天麻提供必要遮荫条件。
栽植:以平行排列效果最好。在经过改良的地块上先挖坑,将大苗平放在坑内,用湿润肥七把围绕根部按紧,再用细土填满并留出部分芽苞外露待发芽数日。此法通常能保持95%左右的成活率。行间应朝南北方向布置,以80厘米×50厘米为宜;最佳栽培时间安排在秋季落叶后至次春初。
二、套种天麻
套种时机:在牡丹休眠期(深秋至次春)进行,以便兼顾两者的生长需求。
套种方法:
选定已有多年历史的牡دان地块作为接下来套種用的地点。
准备蜜环菌材和干燥保存好的天马籽粒,以及大量树叶作填料和覆盖物。
在已有的行间撒上树叶层,然后摆放蜜环菌材,并按照“工”字形排列,每8-10厘米处插入一颗籽粒,使其紧靠鱼鳞口,用树叶将空隙填满并覆盖20厘米厚,再用阔叶枝压住并浇水使之密合。一般只允许一次层次堆叠,不要让植物被完全掩埋。
管护工作包括防止家畜及禾鸟进入损害,同时适时施水抵御旱情或高温。在收获后的空闲期,可以将腐烂后的自然堆肥返馈给植物基部继续滋养。
通过这样的连续性管理,一般可以维持3到4年的稳定生产周期直至需要再次采挖加工丰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