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守护粮油作物种植的健康水稻恶苗病不可近身
水稻恶苗病,亦称为公稅子或徒長病,是由特定的细菌引起的。这些细菌会侵入水稻植株,导致发病植株的节间异常伸长,使其变得细高且颜色较淡,叶片则比正常情况下的窄得多。此外,在叶鞘内部或外部可能会出现不定数目的须根。而在稻秆内,还会生长出白色的霉状物质,最终变成淡红色或者黑色的小点。
发生这种疾病后,受影响的植株往往会提前抽穗,但所形成的穗子通常较小,并且含有较少数量的谷粒,有时甚至完全变成了无实粒。更悲惨的是,一些植物可能直接因为这场疾病而死亡。在这些死亡植物上,可以看到浅红色的斑痕或者覆盖着白色霉素,而患病谷粒上的壳层内外都能发现浅红色的霉层。
为了防治这一疾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对种子的消毒来预防。例如,可以用30%恶苗净可湿性粉剂进行浸种,每袋100克兑以50公斤水,将40公斤左右种子浸泡在常温下5至7天后,不需要清洗,只需将其用于催芽和播种,这样可以达到防止99%以上的恶苗病感染效果。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45%901可湿性粉剂加水500倍液,以及25%施保克乳油,每支2毫升装备于5千克水中浸泡4千克大约48小时,然后再用清水进行催芽,以获得95%以上的保护效果。
(2)对于早期发作的情况,可以使用抗枯宁3支加施保克2支,加上30至40千克水均匀喷雾,以达到90%以上的保护率。此外,也可以采用石灰水或硫酸铜液浸种法,用0.5至1.0百分比石灰溶液或者0.1百分比硫酸铜溶液将二三天,让它充当一种自然环境中的杀菌剂,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场灾难性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