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肥料改革助棉花脱困

  • 媒体报道
  • 2025年04月13日
  • 近些年来,随着棉花新品种的选育不断深入和播种育苗方法的改进,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棉田的种植方式对于棉花高产显得极为重要。在常规棉种当家的年代,棉花播种多以直播为主,棵距较小,而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运用后,由于杂交棉的个体发育较大,行距进一步扩大。随着农用机械进入现场,以深沟深施取代了撒施或条施。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农户由于不了解科学配肥和合理行距,其结果往往是过早封行、荫蔽严重

农药肥料改革助棉花脱困

近些年来,随着棉花新品种的选育不断深入和播种育苗方法的改进,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棉田的种植方式对于棉花高产显得极为重要。在常规棉种当家的年代,棉花播种多以直播为主,棵距较小,而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运用后,由于杂交棉的个体发育较大,行距进一步扩大。随着农用机械进入现场,以深沟深施取代了撒施或条施。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农户由于不了解科学配肥和合理行距,其结果往往是过早封行、荫蔽严重、蕾铃脱落或者吐絮不畅。而那些做到了科学配肥、行距适宜的小区则表现出了增产丰收。这些农户能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每一株植物都能健康成长,从而实现了结桃多、吐絮畅。

改革种植方式对我们来说意味着:首先,它有利于机械耕作,使得耕作更有效;其次,便于追施肥料、防治病虫以及整枝打杈等管理活动;再者,对抗旱涝能力也得到提升;此外,还有助于光合作用效率提升和养分循环加快;最后,更能展现出杂交品种特有的优势,如坐桃快、高成桃率低。

目前,在杂交品種占据主要地位的地方,我们建议采用宽行密株模式,即厢宽2-2.4米,每亩约1300株,以1-1.2米间隔。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三等行法,但最低间隔不得低于1米。这样设定的密度可确保单株成果量达到45颗左右,每亩总产量达55000-65000颗籽棉,每斤平均600斤,是高产目标的一步棋。这一切都需要在较高管理水平下实施,同时我们还需在秋季生产开始前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明年的计划,或在冬季休闲期内继续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