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蓝耳疫苗常态化使用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

  • 图片资讯
  • 2024年06月27日
  • 对于商品育肥猪场,维持阳性稳定更符合生产实际。 南方农村报记者王之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是给养猪业带来最多困扰的疾病之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俗称“蓝耳苗”)也备受行业关注。但蓝耳苗品类繁多,许多养猪人对其选择标准和使用方法仍有不解。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认为,蓝耳病暴发的猪场可以使用弱毒疫苗进行防控,但蓝耳病疫苗不能常态化使用。理想的蓝耳苗产品应具备安全性好、效力高

不建议蓝耳疫苗常态化使用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

对于商品育肥猪场,维持阳性稳定更符合生产实际。 南方农村报记者王之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是给养猪业带来最多困扰的疾病之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俗称“蓝耳苗”)也备受行业关注。但蓝耳苗品类繁多,许多养猪人对其选择标准和使用方法仍有不解。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认为,蓝耳病暴发的猪场可以使用弱毒疫苗进行防控,但蓝耳病疫苗不能常态化使用。理想的蓝耳苗产品应具备安全性好、效力高、广谱性等特征。防控蓝耳病需综合治理如今业内越来越多地采用综合方法防控蓝耳病,而非单一依靠接种疫苗。杨汉春认为生物安全对于遏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等病原的传播与流行有重要作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具有快速演化与变异、毒株多样性、持续染以及造成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的特性,使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减毒活疫苗(MLV)并不能达到清除性免疫,因此其免疫效果远不及猪瘟疫苗和猪伪狂犬病疫苗。而随着养猪企业(场)生物安全措施的改进和完善,曾经过度使用疫苗的现象已大为好转。杨汉春指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与控制不能单纯依靠疫苗,疫苗免疫是在必要时采取的控制手段之一,但不宜作为常态化防控措施。养殖场应基于自身的环境条件、管理水平、猪群状况(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状况、临床疾病发生情况)对是否使用疫苗以及如何使用进行科学决策。若环境条件差、管理水平不高的疫情发生场(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新毒株感染)、阳性不稳定场,可以考虑使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MLV疫苗。种猪场必须实现蓝耳病净化部分行业人士认为,猪场蓝耳病维持阳性稳定是比较好的状态,而部分人则坚持做净化生产,就此问题产生诸多争议。杨汉春指出,蓝耳病会严重影响母猪生产性能和生长猪生产成绩,因此对于商品育肥猪场,维持阳性稳定不失为一种适宜选择,更符合生产实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多个毒株感染、临床情况复杂的育肥猪场,更要通过加强相关生物安全措施,避免引入新毒株,降低病毒在猪场内的污染,阻断病毒在猪群中/间的循环与传播、降低猪群的感染率,控制感染猪群的继发感染以降低猪只的死淘率,策略性地使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MLV疫苗,可以维持生产稳定。对于种猪场(包括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公猪站和种源基地),必须实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净化,达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双阴性,这也是《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规定为遴选和核验的考核标准之一。对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单一毒株感染的商品育肥猪场,他鼓励开展种猪群净化工作。理想蓝耳苗应具备五个特征在杨汉春看来,理想的蓝耳苗应具备5个特征,分别为:(1)安全性好,免疫猪不带毒、不排毒,不诱导免疫抑制;(2)效力高,可以诱导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和特异性的细胞免疫;(3)疫苗病毒不演化、不返强,不与野毒株重组;(4)可以区分疫苗免疫猪和野毒感染猪,便于临床鉴别诊断;(5)广谱性,针对不同毒株可产生足够的交叉免疫保护。因此,未来的方向是研发可提供清除性免疫并对不同毒株具有交叉免疫保护的非感染性疫苗。猪场可以通过观察免疫猪群的健康与生长状况、肺脏和其他器官组织病理学以及母猪的繁殖性能是否显著改善来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病毒基因组修饰与编辑技术、反向疫苗学技术、病毒样颗粒(VLPs)制备技术以及黏膜疫苗制备技术等应用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新型疫苗的研究与开发,可能有望在该病的防控方面取得突破。对于商品育肥猪场,维持阳性稳定更符合生产实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