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各种杂交方法的应用
杂交方法很多,其应用情况也比较复杂,现仅将养羊业中较常见和应用较广的几种方法扼要介绍于后。(一)级进杂交 也称吸收杂交或改造杂交。其目的足为了根本改变低产品种的生产性能和生产方向,如将粗毛羊改变成细毛羊、半细毛羊或其他方向的羊。采用级进杂交,要选择产品方向符合需要,而生产性能又比较高的品种作为改良用品种但级进杂交的后代.并非完全和改良用品种一样,而是既具有改良用品种的优良品质和生产性能,又具有被改良品种良好适应性的家畜。级进杂交实酗:上就是一再用改良用品种,最初是与土种羊杂交,随后与各代羊重复地进行杂交.通常 以改良用品种血液成分来表示,如一代用l/2,二代以3/4表示。 级进杂交所产生的一代,即便处在与原品种栩同的饲管水平下,仍能表现出较好的改良效果。如新疆细毛羊与粗毛羊杂交时,其一代的产毛量,比土种羊提高l~2倍,体重亦有相应的提高,而适应性并不显著下降。但随着杂交代数的提高,要求的饲管条件也相应提高,这时杂交设良的设果,与饲管条件关系极为密切。条件好时,杂交代数越高则 生产性能亦越高;反之,代数过高,生产性能和II^质反而下降。 改造杂交目前在我国可以广泛应用,到5代后生产性能基本上与改良用品种相类似。其符合改良用品种生产性能的羊只,可采取归属的办法,经鉴定合格者归属于改良用品种,并进行自群繁育。
(二)引入杂交
当一个品种已基本上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而又狂某一方面还有比较严重的缺点时,可以用生产方向一致、并能改良此品种的另一品种进行杂交。其目的只限改良原品种某方面的敏点而尽量保留其主要品质。改良用品种只与部分原品种母羊杂交1次,再 进行1~2次网交,以获得含外血l/4~l/8的后代,用以进行自群繁育。 引入杂交在养羊业中应用颇广,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改良用品种的选择,杂交中的选配及幼畜培育条件等方面。 国内外有很多应用引入杂交的事例。为了改进东北细毛羊毛长不足、毛密不大等缺点,曾用斯塔夫罗波尔公羊与部分东北期毛羊母羊杂交,一代毛长,毛密和腹毛均有改善,且产毛量亦有提高 。遂选出2头一代与东北细毛羊母羊作回交,以后又从回交后代中选择优良公羊与同代母羊自交,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在作导入杂交时,选择品种和个体很重要,要选择特别好街和经过后裔测验的种公羊,要为羊创造一定的饲管条件。并进行细致的选配。此外,还得加强原品种的选育工作,以保征供应好的回交种畜。(三)育成杂交
成杂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杂交培育新品种。参与杂交的绵羊品种,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通过育成杂交培育新品种,是发展养羊业、提高绵羊生产性能的重要方法。 我国原有土种羊多属粗毛羊,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细毛羊、半细毛羊等纯种,开展育成杂交,培育适应当地条件的绵羊新品种,是根本改变我国养羊业面貌韵重要途径。育成杂交的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1.杂交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较大规模地开展杂交,可以从开始就进行有目的地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在生产性杂交的基础上再转而进行育成杂交。不管哪种情况,只要已开始有意识的育种工作,就应制订育种计划。特别是前一种情况,即开始杂交时就以培育新品种为目标,应根懿国民经济的要求、原品种特点和当地条件.规定育种方向和选择改良用品种与个体,从所获得的一代开始,进行培育和造择。 在杂交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动摇原品种的遗传性并创造新变异,故不应使用亲缘交配。 2.自群繁育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自群繁育圃定理想类型。经过第一阶段长期杂交和定向培育与选择后,就有部分羊已符合理想型的要求,这些羊可以采用一定程度的亲缘交配或同质选配,来固定其优良特牲。对那些非理想型的个体,则需视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如对那些具有一定育种价值,但存在某些缺点的个体,可用理想型公羊配种;对那些虽经杂交但改进不大的个体。可用攻良用品种继续杂交;对那些存在严重缺点的个体,则可淘汰出育种群。 杂交和自群繁育是交错进行的,二者并没有时间上的确切界限。自群繁育开始,并不意味着就是杂交阶段的完全结束。 3.形成品种和继续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品种整体结构,增加绵羊数量,提高绵羊品质和扩大品种分布区。经自群繁育后,已形成独特类型并有相当稳定的遗传性,只是在数量和结构上还不符合品种标准。在此阶段可以进行品系繁育并开展品系问的杂交,以建立新品系并提高整个品种水平。在增加数量和提高品质的同时,可逐步推广品种,使其获得广泛的适应性。 世界上为数众多的育成品种,多半是通过育成杂交培育出来的。我国也应用此法培育出若干新品种和新品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