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Pinkeye),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牛、羊眼角膜结膜发炎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传染快,眼明显发炎,大量流泪,严重时发生角膜混浊甚至溃疡。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属常见多发病,虽不会致死性传染,但大量牛、羊视觉障碍,对养牛和养羊业有一定经济损失。
[病原]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病原体,已报道的有牛嗜血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
原体和某些病毒,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病原体有鹦鹉热衣原体、结膜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奈氏球菌和李氏杆菌等。
牛嗜血杆菌为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大小为1.5-2.0μm×0.5-1.0μm,成双或成短链排列,有荚膜、无芽孢,不能运动。在pH7.2-7.5的血液琼脂上形成圆而透明的灰色菌落,呈p型溶血或不溶血,溶血者对牛眼有致病性,不溶血者则无。本菌抵抗力弱,一般浓度的消毒液或加热59℃,经过5min均有杀菌作用。病菌离开病畜在外界环境中存活多超不过24h。研究证明,牛嗜血杆菌感染需要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或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等诱因的作用下,才能引起典型角膜结膜炎症状。
[流行病学]牛、羊、骆驼等均能感染发病。山羊不同年龄和性别易感性均较强,甚至出生数日的羔羊也能出现典型症状。因为本病的病原可能有宿主专一性,牛和羊之间一般不能交互感染。
家畜和带菌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存在于眼结膜以及分泌物中。病牛康复后数月在眼和鼻液中还存在牛嗜血杆菌。因此,引进病牛、带菌牛是牛群暴发本病的常见原因之一。
本病的传播途径还不十分清楚。主要是直接或密切接触传染,蝇类和一些飞蛾也能机械地传播本病。
本病的季节性不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但春、秋发病较多,一旦发病,1周之内可迅速波及全群,甚至呈流行性或地方流行性。山羊的发病率可达40%-100%,青年牛群发病率可达60%-90%。刮风、尘土、厩舍狭小和空气污浊等因素有利于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症状和病理变化]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7d,病畜主要表现为结膜角膜炎。多数先是一只眼患病,然后波及到另一只,有时一侧眼炎症较轻,另一侧眼炎症较重。病初呈结膜炎症状,流泪、差明、疼痛、眼睑半闭,眼内角流出多量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以后可转变成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肿胀,结膜和瞬膜潮红,甚至有出血斑点。随着病情发展,炎症可蔓延到角膜和虹膜,在角膜边缘形成红色充血带,角膜上出现白色或灰色斑点或浅蓝色云翳。严重者形成溃疡或角膜瘢痕。有时全眼球组织受到侵害,眼前房积脓或角膜破裂,晶状体可能脱落,造成永久性失明。镜检,结膜固有层纤维组织明显充血、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疏松,呈海绵状;上皮变性、坏死或程度不等地脱落。角膜的变化基本相同,有明显炎症细胞和组织变质过程,但无血管反应。病畜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
病程一般为20d左右,长者可达40d。绝大多数病例能自愈,即使角膜混浊者也多能逐渐复明。本病很少引起死亡,少数病畜多因结膜、角膜白斑双目失明而被淘汰。
[诊断]根据本病结膜角膜炎特征性症状以及流行特点即可做出诊断。但本病具有多病原性,有的病原除引起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外,还可出现其他症状,如有必要可用微生物学检验或荧光抗体技术确诊。
[防治]尚无非常理想的疫苗进行免疫性预防。发生本病后应首先严格隔离病畜,对厩舍彻底消毒,以防止扩大传染。浸润,继而浸润的细胞和局部组织坏死、崩解,形成坏死灶,其周围组织发生充血、出血、浆液渗出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当病变破坏支气管时,可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
肾脏:常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肾炎。肾曲小管间有多量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增生,有时也出现上皮样细胞结节。胎儿:流产的胎儿呈败血症变化,表现为浆膜和黏膜发生淤点和淤斑,皮下组织出血和水肿,也可发生木乃伊化,全身急性淋巴结炎,实质器官变性和肝脏多发性小坏死灶等。
子宫与胎膜:妊娠子宫呈化脓、坏死性炎症变化,病变多局限于子叶胎盘部。眼观,子宫内膜与绒毛膜之间有污灰色或胶状的渗出物,绒毛叶充血、出血、肿胀及坏死,呈紫红色或污红色,表面附有一层坏死物和污灰色脓液,胎膜水肿增厚有出血。镜检,渗出物中含中性粒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与组织坏死崩解产物等;绒毛叶充血、出血、水肿和个性粒细胞浸润,局部组织脓性溶解,形成深浅不一的糜烂。有时可见内芽组织增生。
附睾:感染绵羊布鲁氏菌的布鲁氏菌病中,病原随血流常定位于附睾、、精索与精囊腺,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组织器官的病变不断明显和严重。由于病羊精索静脉曲张淤血呈串珠状肿胀,且不断扩大,鞘膜腔积液、皮肤水肿,故使下垂呈桶状,患羊举步艰难,严重时拖地而行。以后精索高度增粗,血管壁增厚,精索呈结节状。附睾病变主要发生于附睾尾。急性期附睾尾较正常大1-2倍,切面常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内有乳白色絮状或干酪样物。有时附睾头、体有绿豆至黄豆大的结节。肿大0.5-1倍,多为一侧。慢性期附睾尾较正常肿大3-4倍,表面呈结节状,质地较硬并与粘连,切面呈黄白色斑纹状结构,并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物。缩小至原来的1/2,质较硬。镜检,急性期附睾管周围水肿,附睾管上皮增生、化生形成上皮内囊,并可变性坏死脱落,管腔内还可见上皮样细胞等炎症细胞。慢性期,附睾管周围结缔组织增生,附睾管上皮增生、化生,向管腔内伸延形成上皮内囊使管腔变窄或阻塞,有的管腔则扩张,其内积有死亡或存活的精子和上皮样细胞等,也可见巨噬细胞噬精子现象。有时附宰管破裂,外溢后形成由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构成的精于肉芽肿。
除此之外,常见的病变还有局灶性间质性乳腺炎、关节炎、间质性心肌炎、角膜炎、炎,等等。
[防治]只有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才能达到控制、消灭和净化的目的。在未感染羊群中,严格控制布鲁氏菌病的传入,严格检疫,坚决淘汰附性羊。其次为采用当地分离确认的布鲁氏菌制作死菌佐剂苗,定期接种。目前,国际上多采用活疫苗,如牛流产布鲁氏菌19号苗、马尔他布鲁氏菌RevI苗,也有使用灭活苗的,如牛流产布鲁氏菌45/20苗和马尔他布鲁氏菌53H38苗等。我国主要使用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活苗(简称S2苗)和马尔他布鲁氏菌5号弱毒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