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作物紧急报导二代棉铃虫威胁加剧防治行动提前展开
一、华北、西北和黄淮大部地区,一代棉铃虫的基数明显偏高。5月下旬,在小麦等作物田中进行调查时,河北、新疆、山东各地平均亩残虫量分别为72.9头、50.5头和48.7头,而新疆兵团、安徽和山西则分别为18头、12.7头和7.2头。湖南、湖北、三江等地的平均残虫量均低于5只,其中天津宁河地区达到了异常高的425只,新疆高昌区有270只,河北辛集、大城、高密等地也出现了80-177只的较高虫量,这些数字都远超上年的水平。
二、本年度在华北和西北地区,一代成虫盛行期提前了2-3天。6月中旬以来,成虫数量迅速增加。在河北沧县,有记录显示6月10日至11日单日灯诱到的成蟲数量分别达到157只和184只。而在永年镇,那一段时间内,每天捕捉到的棉铃虫数量多达111只。此外,大部分区域已经发现了幼虫或卵,如河北市巨鹿县与沧县在6月14日调查时,每株植物上的卵数竟然达到125粒及60粒。这表明棉铃虫威胁已开始显现。
三、一方面,不含Bt基因抗性的其他作物成为棉铃虫繁殖生长的肥沃土壤。另一方面,由于种植面积减少且主要集中在特定区域,加之Bt棉对二代棉铃蟲具有有效控制作用,使得其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同时也导致玉米、小麦以及马铃薯等作物受到更重大的害处影响。
四、中小型农场应采取措施防治,因为预报显示本季节气候条件对于增强第二代棉铃蟲扩散将极具利好效果。此外,长江流域以南水分充足可能会对这种趋势产生一定抑制效应。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环境变化导致种群增长迅速,因此必须加强监控,并及时实施科学化防治策略,以避免损失并保护作物安全发展。
五,对付这一威胁需要综合施策:通过合理安排农药使用,同时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意识,以及推广现代生物技术产品,如Bt转基因品种,以实现更加可持续性的人口管理方案。此外,还需着重关注气象数据,以便提前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以最小化经济损失,并确保食品供应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