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开农资店的人物探索白兰瓜整枝技术的智慧
在冬春茬栽培中,白兰瓜的选择和整枝方式对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早熟品种如其单果重一般在1.5千克以下,成熟期为35-42天,在栽培季节和环境不同时,可采取不同的整枝方式。
首先,对于冬暖大棚中的冬春茬栽培,可以采用以母蔓作主蔓、单蔓双层留瓜的方式。在母蔓11节至14节留第一层瓜,一般只留一个;而在母蔵20节以上留第二层瓜,也可以留1到2个。这一方法既能提前收获上市,又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因而效益显著。
其次,大、中拱棚中的春早熟栽培,则可采用以双子蔓作主蔓,一次留双瓜的方式。在幼苗长至5片真叶时摘心,保留两条健壮且生长势相似的子蔓作为主干,每条子蔓8至12节处各 留下一个小型的白兰瓜。由于白兰瓜在拱棚内适宜生长期较短,这种拱棚内优越的通风透光条件,即使与冬暖大棚相同密度下也能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并且通过这种整枝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早春茬的大幅度产量。
最后,对于冬暖大棚秋延迟栽培,最合适的是采用以子蔓为主干,单根单果的小型白兰瓜进行整枝。此法是在幼苗4-5片真叶时摘心,只保留一个健康强壮的子支作为主要支持点,然后在该支10至15节处授粉并保存其中的一个嫩芋作为未来的一颗水果。这样的做法能够更好地利用空间资源,同时减少竞争,从而促进每个水果得到充分发育。
对于中晚熟品种,其特点是单果重通常超过1.5千克,成熟期则从42至50天左右。对于这类品种,无论是在拱棚进行春季或是夏季初期进行秋季延迟性栽培,都可以按照早熟品种所采用的策略来调整整个生产过程。而且,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尝试使用一种特殊策略:即用母线作为基干,将多层同时存储多个未成熟的小型白兰瓜。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及时去除这些底部未成熟的小型水果,它们将阻碍上方新生的更多水果繁茂发展,从而导致总体产量减少以及整个植物系统功能降低,因此这种做法并不推荐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