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子菇助力马铃薯种薯催芽高产秘诀
种薯切块后,促进块茎内外的气体交换,帮助它们破除休眠状态,提早开花结果。然而,这一过程也可能导致通过切割工具传播疾病,从而引发烂薯、缺苗或加剧田间疾病的发生。此外,大型切片会增加种植量,但通常推荐每个切片为20到30克。切割时应进行纵向剥离,以确保每个切片都含有带有顶端优势芽眼的部分。此外,要在处理小薯时清除任何感染的小薯,并且要对所有工具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止疾病传播。
采用小整薯作为种子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因为它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抗旱能力,能够更快地生长并形成均匀的植株,每个穴位中可包含更多的小薯。这意味着使用25克左右健康的小整薯作为种子可以显著提高防病增产效果。但是,小整薯在生长周期较短,不够成熟,其休眠期较长,并且容易出现早衰现象,因此栽培需要精心控制密度以及做好催芽处理,同时适当施用钾肥和氮磷肥以发挥其生产潜力。
催芽是一个重要措施,可以帮助马铃薯栽培者防范疾病并提高产量。通过在播前对种子进行催芽,可以促进早熟和高产。同时,在催芽期间,可淘汰掉不良品质的小 薮,如烂、小或受损等,以减少田间后续可能遇到的缺苗情况,有利于全体苗木成活。在催芽过程中,将小薯与沙土分层放置,每层厚约3-4厘米,在20摄氏度左右温暖湿润环境下孵化10天左右即可见萌芽数日。而为了提高催芽数日效率,可将种子浸泡于0.5-1ppm赤霉素溶液、0.1%-0.2%高锰酸钾溶液或者2%硫脲溶液中10-15分钟,或20分钟,然后再进行正常孵化程序,这些方法都能有效提升催 芽数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