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文献解密白腐真菌的亚甲基蓝脱色秘籍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使用含有亚甲基蓝染料的固体培养基,从19株白腐真菌中筛选出了3株表现出显著脱色能力的菌株。这些菌株在平板上的脱色圈分别达到了7.5厘米、6.8厘米和5.5厘米,经过鉴定,这些菌株被确认为云芝栓孔菌(Trametes versicolor,标记为ZT-197)、绒毛栓孔菌(Trametes pubescens,标记为ZT-230)以及亚黑管孔菌(Bjerkandera fumosa,标记为ZT-307)。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ZT-230显示出了最强的脱色能力,它能够在仅仅6天内将含有50毫克每升染料浓度的100毫升液体培养基完全转变成透明状态。而与之相比,ZT-197和ZT-307需要10天才能达到98%和80%的脱色率。
此外,我们还对这些白腐真菌在降解染料过程中的酶活力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ZT-197和ZT-230都能够分泌两种重要酶:Lac酶和Mn P酶,而只有ZT-307能分泌Li P酶。这项研究揭示了绒毛栓孔菌(ZT-197)在处理印染废水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