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大旱引发菌类生态波动 水位低迷影响物品保存
我亲眼目睹了中国东北地区那条闻名遐迩的大河——松花江,正遭遇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大旱。其水位的下降速度之快,让人震惊不已。在今年四月二十九日,哈尔滨段的水位跌破了一百一十点九六米的历史最低记录,并创下了新的历史最低点一百一十点九零米。随后,这个数字持续下降,每天平均下滑两厘米以上,直到五月十四日降至新纪录低点——一百一十点四零米。而现在,它已经跌至了一百一十点三七米,比去年同期更是有近一年份的落差,为该区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最低水位记录。
目前,松花江的情况非常严峻,一些江段的沙滩裸露无余,部分深处仅剩腰部高出的水面,即使在平常年份,这时节已经开始进行货运,但今年却因为这严重干旱导致绝大多数货船无法正常运行,全线航线均已停航。据统计,有近百艘大型货船被迫停泊在港区等待机会。
专家分析认为,此次松花江出现如此极端的水位变化主要归因于去冬封冻时期水位偏低、蓄存量不足,以及春季气温过高、蒸发量巨大和失墒严重。此外,由于地下水资源枯竭以及上游两大源头之一“第二松花江”来水量不足,上游几个重要湖泊蓄存量也较为缺乏,再加上嫩江另一源头也接近同期历史最低水平,因此开启流域时本应维持的一百十一點五七米,只能沦为去年的基础以下。这意味着自1998年发生那场特大的洪灾以来,该地区就一直处于干旱状态,而如今连续第五个年头如此恶劣,以致让这个伟大的河流陷入一种生理上的虚弱状态,其当前水平相比1998年的同期还要更加糟糕,大约比之减少超过10米。
这样的自然现象,不仅影响了沿岸居民生活,也对物品保存造成了不可预见的情形,对当地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