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经济随笔丨村子里的蜗牛与沙漠边的水稻
最近到一线调研,收获不小。浙江嘉兴的蜗牛,新疆和田的水稻,一东一西,一个“慢中有快”,一个“快中有新”,在高质量发展路上,殊途同归。
在嘉兴,距离南湖红船仅十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家养蜗牛的民营企业,叫潜福食品。蜗牛喜暖喜湿,爱吃青菜。夏天可以养在种菜的田里,现在初冬时节,都回到了车间里的木制暖房中。打开一看,白白嫩嫩,爬来拱去,个头不小。
二十年前,2004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习到嘉兴考察。其间,来到了这家企业,给乡村发展蜗牛产业提出要求。企业老总沈福良回忆说,“当时我打了包票:把蜗牛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那次考察,习在嘉兴这个地级市深入调研了四天,主题聚焦统筹城乡发展。此时,“八八战略”已提出将近一年。考察后二十来天,习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一篇评论——《从全局高度统筹城乡发展》。
沈福良没有食言。二十多年,他把小蜗牛干成了大产业。蜗牛爬得慢,沈福良的动作可不慢。新世纪初,他先人一步建起了蜗牛销售网站,让“最慢的速度”搭上了“最快的速度”,订单很快遍及全国。随后,养殖步入规模化,产品尝试深加工,他还参与了蜗牛地方标准的编订。进入标准化赛道后,蜗牛爬上百姓餐桌的速度明显加快。
现在,全国有70%以上的鲜活蜗牛来自嘉兴。“做事得有点蜗牛的精神,勇往直前,韧劲十足”,沈福良的韧劲,还体现在他总是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企业常年吸纳附近村庄里的劳动力,带动了其他省份的几百户蜗牛养殖户。他的企业还有另一个名字——“共富工坊”。共富工坊在浙江,已有上万家。
小蜗牛“爬”上了共富路,沙漠边则种出了高产水稻。
从北京往西南飞五个多小时,就到了昆仑山脚下的新疆和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一块正“疯狂生长”的水稻田。中国都市农业研究所在此成功实现快速繁育水稻。一场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正在这里发生。
说是“田”,它并不占用耕地,实际上是一座建在沙地上的植物工厂。水稻“种”在无土的三层架子上,头顶有LED灯补光,根插进流动着营养液的水槽里。水稻生长所需的五大元素“光、温、水、气、肥”,得到精准控制,等于给水稻生长按下了加速键。从定植到收获,只需60天。而传统的水稻平均生长周期是120到150天。
今年春天,第一茬水稻收获,亩产1051.5公斤。关键是生长周期压缩后,一块地上,一年可以种出更多茬。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今天,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完成了水稻的全生命周期培养,袁隆平超级稻在不断创下新的纪录。为了把粮食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上,为了这饭碗里装满中国粮,大江南北的人们在继续创新、攻坚。
为什么要到沙漠边上来种水稻?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讲出了奥秘:这项快速繁育技术,之前经过多年努力,已在成都的植物工厂里试验成功,但成本太高。而来到和田,可在沙地上建大棚,光热资源充沛,能大幅降低成本,使其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价值。
沙子作“土壤”,戈壁变良田。农田里的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不仅是产量。和田这片大棚有一万亩,全疆最大。除了种水稻,还种着各种瓜果蔬菜,直接解决、间接带动着周边5000多新疆各族群众的就业。
借小小蜗牛奔共富,向沙漠戈壁要食物。
蜗牛与水稻的故事,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处——
都是带着泥土味儿的探索;都饱含创新的味道——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都充满韧劲,久久为功;都带动着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共同走在勤劳致富的长路上。
(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
(单位: 中国都市农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