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武南镇甜高粱成为养殖业的新风口推动饲料资讯走向物品化转型
在凉州区武南镇,甜高粱的种植和养殖业的结合,让养殖业迎来了“牛”气十足的发展。近日,我有幸探访了这里的一位名叫冯廷熙的养牛能手,他正在忙碌地处理销售育肥肉牛、引进新品种牛犊以及收割这一季度的甜高粱。
尽管工作繁重,但冯廷熙依然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情绪。他创办的武威熙泰牧业公司良种牛繁育中心里,一眼望去,便是两座大型青贮池内装满了甜高粱青贮饲料,以及养殖棚内各色光亮健康的大型肉牛,它们吃得津津有味,就像享受着一顿“绿色营养早餐”。
为了确保给这些肉牛提供优质饲草,今年,公司在武南镇流转土地超过1000多亩,并专门种植了饲用型甜高粱。这些甜高粱已经开始收获,可以直接作为青贮使用,同时,还从周边几个乡镇购买来进行进一步加工。
我问起为什么选择这种特殊类型的作物作为饲料时,冯廷熙详细解释道:“2013年,我通过各种渠道和信息了解到了饲用型甜高粱,这是一种耐旱、耐盐碱、耐涝且适应性强的作物,用它做成饲料,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没有不良气味,对动物口感好,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肉质。”
此外,由于使用甜高 粳 作为饲料还可以显著降低成本,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优势。比如,以往他们会用玉米秸秆加精饲料喂食,但玉米秸秆并不被动物所接受。而现在使用甜 高 粳 青贮皮衣后,每头每天精饲料花费减少了2.6元,这对于拥有3000多头存栏肉牛的大户而言,每年的节省就是200万元左右。
由于推广应用这项技术,使得冯廷熙牧场规模不断扩大,在2014年,他们成功出栏6500头肉羊,并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及利润1300万元。随着这类先进技术在当地范围内逐渐普及,如今已有30多户村民将其用于生产,而这个小镇总共建立了1224.8亩专门用于培育这种特定作物的地方。这不仅提升了全镇畜牧业中的供给保障能力,也促进了一系列产业链条上的发展。
杨成文先生,是当地一个农民,他曾经只种植普通的小麦,但自从加入到这个项目中以来,他发现自己可以获得更多收益。“虽然最初我有些犹豫”,他说,“但最后我决定尝试,因为其他人都在这样做。”现在,每个月他的家庭收入都增加了一倍以上,因为他能更有效率地管理他的土地并获得更好的回报。
就这样,通过这样的创新方式和合作模式,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不仅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水平,也让整个地区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在未来,我们相信这一趋势将继续扩散,为整个农业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