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农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600元左右代表这样建议

  • 科普文章
  • 2025年03月11日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这一内容引发社会热议,代表委员就此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展现了对乡村养老问题的高度关注。 自2014年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基础养老金几度上调,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涨20元,逐步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障的做法,彰显了国家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深厚关切。 “今年养老金又提高20元,村民都很高兴,这是一项惠及民生政策的具体落地

将农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600元左右代表这样建议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这一内容引发社会热议,代表委员就此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展现了对乡村养老问题的高度关注。

自2014年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基础养老金几度上调,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涨20元,逐步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障的做法,彰显了国家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深厚关切。

“今年养老金又提高20元,村民都很高兴,这是一项惠及民生政策的具体落地。”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程玉珍说。她认为,国家应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标准、丰富服务内容;支持乡村两级探索日间照料中心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模式,分年龄段、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等级设定补助标准。

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加速转型,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愈发凸显,城乡居民养老保障问题一直是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

陈雪萍和李杨同时注意到,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宣传不到位,参保意识不强等原因,目前参保率较低,需加大对农民相关参保政策的宣传力度。陈雪萍建议,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更多农村居民参与养老保险。“用简单、直白的话告诉老百姓,交多少、能拿多少、多少年回本、哪种最划算、到哪里交、怎么交等,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李杨补充,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常年不在老家,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可以借助网络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或对其子女进行宣传,从而调动他们的参保积极性。

3月9日,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2024年12月,中央、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对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作出顶层设计,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这项待遇涉及1.8亿城乡老年居民,将认真抓好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