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召开揭秘农业科普动态国际农业科学计划二期项目启动大幕拉开
6月15日,中国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研任务暨国际农业科学计划(CAASTIP)二期项目“构建东南亚跨境作物病虫害防御屏障体系”启动会在京隆重召开。这一重要活动汇聚了中国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翟林、老挝农林业部种植司副司长Bounsu Soundmaly、植保所所长陆宴辉及副所长张杰,以及CABI 东亚与东南亚中心主任张峰等领导。以云南农业大学李成云教授为组长的咨询专家组也应邀出席会议,并对项目进行指导。科技管理与国际合作处处长陈捷胤主持了这次盛会。
翟林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国际农业科学计划的背景,并对植保所在第一期项目中取得的显著成果表示肯定。他强调,第二期项目将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协作,以推动技术产品在“一带一路”国家落地生根。
陆宴辉详细阐述了植保所在国际合作交流和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总结了一期项目成功经验。他指出,第二期项目将更深入地关注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之间跨境作物病虫害联防联控工作,并进一步加强境外植物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张杰代表项目团队全面回顾了该项工作目标、实施方案、中短期预期成果以及当前进展情况,他特别强调保障措施,将确保所有行动顺利进行。这个大型研究计划旨在解决草地贪夜蛾、大米两迁害虫以及玉米南方锈病等严重作物疾病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打算建立一个跨国监测网络,不仅要分析流行趋势,还要传播防治理念和技术产品。此外,我们还将开发综合性防治技术系统,从而实现我国对于这些重大疾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即“前移关口,源头治理”,确保我们的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平衡不受威胁。
Bounsu Soundmaly代表老挝参加单位分享了多年来的合作经历并展示了老挝面临的大型害虫如草地贪夜蛾和黄脊竹蝗的问题。他提出双边如何共同应对这些问题并要求积极参与到这一新阶段中去,使得我们能够一起推动科技应用,使中方提供给他们有价值的情报更加适用,他们可以从中学习到更多知识点,从而使我们的双边关系再次获得提升。
专家小组审查过实施方案及其考核标准,对于提出的每一步都做出了评价,他们认为这个规划具有创新性且精心设计,但建议通过媒体宣传来提高公众意识,让他们了解到这个过程是怎样的,这样就能让它成为全球性的影响力增强工具,与其他国家共享信息,让其成为更大的成功故事之一。最后,这个涉及多个机构包括植保研究所、来自老挝农林部种植业司的一个中心、一些越南研究机构以及CABI组织成员,以及一些地方大学和研究所,一共约30人参加这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