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业如同一位勤勉的工作者默默地接受国家政策的扶持在电气时代里不懈追求发展

  • 科研进展
  • 2025年04月04日
  • 近期,河南省泌阳县高邑镇谭园村的一个大型食用菌菌棒加工厂区正式投入运营。这座工厂配备了四栋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六台燃气锅炉和十四台先进的灭菌设备,以及两条高效的生产线,能够每天生产10万袋干燥完毕的食用菌。据悉,这项项目自2019年起便开始实施“电代煤、气代煤”战略,即通过替换传统能源,推动食品产业向绿色发展转变。谭园村所在的泌阳县共有22个试点区域,其中本地新建成的这家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食用菌产业如同一位勤勉的工作者默默地接受国家政策的扶持在电气时代里不懈追求发展

近期,河南省泌阳县高邑镇谭园村的一个大型食用菌菌棒加工厂区正式投入运营。这座工厂配备了四栋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六台燃气锅炉和十四台先进的灭菌设备,以及两条高效的生产线,能够每天生产10万袋干燥完毕的食用菌。据悉,这项项目自2019年起便开始实施“电代煤、气代煤”战略,即通过替换传统能源,推动食品产业向绿色发展转变。谭园村所在的泌阳县共有22个试点区域,其中本地新建成的这家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该基地不仅实现了食用菌产品从原生态种植到完全机械化处理过程中的全程无煤化,也成功将鲜菇烘烤和菇棚加温等环节进行电气化改造,从而探索了一种全面的无煤农业模式。此举不仅减少了成本,还提高了产品质量,使得每袋干燥后的食用菌价格降至1元至1元5分之内。

这种新的灭菌方式带来了显著优势。一是缩短了灭菌时间,一般来说土法灭菌需要72小时,而使用新技术可以只需8到15小时;二是显著减少了人力需求,一天能产出2.5万袋曾经需要四五十人的力量,现在只需同样数量的人员就能完成10万袋以上的产量。

对于家庭规模的小型食用菌种植户来说,如王店镇小河村的一位名叫康菲菲的大户,她已经实现了一年的10万袋以上产量。过去,每年她都会消耗20余吨煤炭,但今年,她采用了一种液化气灌装燃烧系统,只需2吨液化气即可满足一年的需求。这套设备虽然初投资达到了6万元左右,但康菲菲自己承担三分之一,其余七分之三由政府补贴。此外,这次升级还提高了成品率,从80%提升到了99%。

此外,在西峡、卢氏等其他地区,更多的地方也在逐步摆脱依赖散漫采用的“散煤”,正在进行着绿色转型,为未来的普及和应用奠定基础,期待这样的创新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行业的品质与产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