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食用菌产业民法典与就业增收的双丰收
在初冬的冷风中,贵州榕江县兴华乡兴高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基地里,30多位妇女忙碌地进行着打孔、挑运和摆放食用菌棒,这幅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这些妇女不仅在家门口找到了稳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能更好地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这不仅为她们带来了经济收入,也增强了家庭的幸福感。
为了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就业和增收渠道,榕江县兴华乡高旧村结合贵福菌业和榕江县兴华乡兴高种养殖合作社的优势资源,以师徒或工训形式,让群众学会食用菌种植技术,从而实现了“门庭若市”的就业。此外,与此同时,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合作社实施了10万棒香菇和40万棒黑木耳项目,对全乡514户贫困户中的2806人产生了直接利益,同时提供了灵活就业岗位40余个。
正是因为缺乏技术,当地农民们往往只能从事低效率且收入不稳定的务工,而现在,他们通过培训,不仅获得了一份稳定收入,还掌握了一项实用的技能。自脱贫攻坚战正式展开以来,榕江县紧扣当地特色产业优势,如食用菌等,将其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一村一品”成为推动这一进程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帮助贫困户转变成了“专业户”,也让原本偏远的地方逐渐成为了具有特色的“特色村”。
此外,在推进食品加工行业方面,榕江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其中包括市场化生产、公司化经营以及合同化管理等。这一体系既有助于企业盈利,又确保农户能够得到相应的收益,从而形成一种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据统计数据显示,本年度,在整个榕江县内,有4500亩土地被规划用于食用菌种植,其中黑木耳占据500万棒,而林下红托竹荪则覆盖4000亩田地,其带动作用对当地1591个贫困家庭中的6841名成员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截至10月22日的情况下,全区共完成3355亩面积种植,其中黑木耳达200万棒,而红托竹荪则覆盖3155亩田埂。这些努力最终使得采收到的鲜品总量达到431吨,并实现产值1437万元,为当地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多方合力的努力,一座叫做兴高之家的农业综合体成立于2016年,是由当地球致富带头人共同出资18万元建立,并再加上集体资金入股6万元,最终注册成立并开始其壮丽历程,该综合体专注于培育各种优质食材与黑木耳,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