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机何以挑大梁
党的指出,要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丘陵山区是我国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其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均占全国的1/3,涉及农业人口近3亿人。然而,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却只有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如何加速实现产业现代化,让丘陵山区的农民更好地挑起“金扁担”? 浙江历来是的先锋,与许多南方丘陵山区一样,既有土地碎片化、上山下坡难等先天不足,也有劳动力成本不断抬升等成长烦恼,倒逼其必须通过“机器换人”,来提升生产效率。近年来,在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场景下,浙江全面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紧紧抓牢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这一“牛鼻子”,加快农业机械研发制造、熟化定型、推广应用一体化推进,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跑出了浙江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度”。 2023年5月,等四部委印发通知,明确选定浙江协同贵州、云南建设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以下简称“先导区”),为全国探路、提供经验。浙江是如何重塑丘陵山区农机化体系,抓住哪些核心环节,哪些经验值得借鉴推广?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度采访。 研发制造,把短板弱项变成增长潜力 近年来,浙江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乡村“土特产”茁壮发展,农民收入连续39年居全国省区首位。背后十分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有农业设施装备的强力支撑。2023年,浙江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35%,比农业“双强”行动实施前提高9.85个百分点,增速远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畜牧、水产等机械化水平也走在全国前列。 实际上,浙江现有粮食生产面积1520万亩,耕地利用率已接近饱和,要继续实现粮食继续增产,必须在提单产上下更大功夫。 “大面积单产提升,必须依靠设施装备的有效支撑,机械化补短板恰逢其时。”浙江省有关负责人如是说。眼下在浙江,从田间地头到科研实验室,从生产制造到市场推广,一场以补齐农业机械化短板为核心,紧盯“无机可用”“有机难用”问题的深层次变革势如破竹。 丘陵地块耕种究竟难在哪儿?浙江红专粮油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董红专是个种地的“老把式”,他告诉记者“牛进得去,铁牛进不去”——这曾是山区丘陵地区农业耕作场景的生动写照。丘陵地区地形起伏不平,土壤厚度和质地多变,存在许多坡地和梯田,这给大型农机作业带来了很大不便。特色产业、设施种植……更存在种种机械化作业的空白和限制。 对此,浙江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认真开展农机装备需求摸排,向农业经营主体、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农机业务管理部门等广泛征集装备需求,今年会同经信、科技部门梳理形成补短板目录80项,为科研攻关定向指航。通过实施中央一体化试点、农机装备重大攻关、“尖兵”“领雁”等60余项项目,引导农机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集中火力开展补短板农机装备攻关。 水稻育秧、茶叶采摘、毛芋收获、水果品质分级……一批填补空白的补短板机具应运而生,其中不乏单项冠军、国产替代的“明星”装备。如六行、八行高速插秧机和履带式旋耕机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茶园掘耕机、毛芋、中药材收获机等实现从“无”到“有”;25马力丘陵山地拖拉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接受订单1200余台,1/3还出口到亚非欧等国家,实现了从“无”到“好”,从“掉队”到“领先”的跨越式转变;乘坐式采茶修剪一体机、水果智能分选装备实现国产化替代,价格还要便宜不少。 强研发的背后,是强大的平台支撑。近年来,长三角特色优势蔬菜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省部共建东南丘陵山地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先后落地浙江,永康的园林机械、路桥的植保机械、温岭的水泵、宁波的中型拖拉机等一批地方特色的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为先导区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温岭、永康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浙江4200余家农机和零部件制造企业总产值居全国第四。 打破堵点,让好机具加快奔赴农业生产一线 “无机可用”的难题正在加速解决,然而如何逐一打通农机从研发成果向商品化生产转化中存在的堵点,将好产品快速推向田间地头?这又是一个新课题。 针对创新产品无处试验的问题,浙江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布局建设125个农机熟化定型试验基地,常态化开展新产品、新技术试验熟化定型,解决研制主体缺乏试验验证和应用场景的现实困难,推动农机企业、试验熟化基地双向对接,打通农机创新产品和研发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 除了不断推进创新试验基地建设,浙江还从大力提升农机鉴定能力、缩短推广应用进程上下功夫。“针对鉴定能力供给不足的问题,我们不断加强鉴定检测基础建设,今年,扩项新增17个产品检测鉴定能力,全省农机鉴定种类范围突破100种,比5年前增加6倍以上。”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基本实现全省农机装备主打产品鉴定全覆盖,年提供鉴定量由200项左右提高到600余项。 同时,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机鉴定“3+1”突破试点,开展先行先试农机新产品认定、急需适用农机鉴定采集突破、提单产“优机”产品鉴定突破试点及建立省地证后监督协作机制等工作,破解新产品、好产品鉴定通道不畅等突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通过宜机化改造、设施农业推广、基础设施改良和种养殖布局优化等一整套“组合拳”,深化农机农艺融合,实施农艺农机融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07个,改进宜机化农艺制度192个。 以温岭市为例,为探索解决制约连作晚稻机栽秧苗素质差、返青慢等“瓶颈”问题,该市引进水稻钵苗移栽技术,攻关形成精确定量播种、早稻特早播、全基质育秧等配套技术。在连作晚稻上试验取得初步效果后,该市加大推广应用,面积迅速扩大,2023年应用面积3.6万亩。 在浙江的其他山区县,农业机械化工作同样成效颇丰。泰顺县对零碎耕地完成宜机化改造50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1万多亩、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7个;遂昌县推进耕地“小变大、陡变平、弯变直”宜机化改造,实现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66%以上…… 此外,浙江抓住“两新”机遇,加大力度推进老旧农机报废和机具更新,将报废机具范围由原有7大类扩大到15大类,同时大幅度提高补贴标准,单台报废补贴额最高可达6万元。龙游县红专种粮专业合作社抓住政策红利,申请报废机具20台(套)、报废补贴金额18.48万元,较新政策实施前多补贴了4.03万元。截至10月底,该省已累计报废淘汰老旧农机6499台(套),申请农机购置补贴机具5.38万台套,购机补贴达3.06余亿元,一大批先进、适用、绿色的新机具投入使用。 创新探索,跨界融合引领农机化新方向 破解农村劳动力不足、劳动效率不高的问题,农机不仅要够便捷、够实用,还要够智能。浙江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达,在先进农业机械装备大力推广应用的同时,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智能技术叠加应用、融和集成不断加速,智慧农机成为提质增效新引擎。 走进位于金华兰溪市的七星山名果庄园,处处可见数字赋能——大棚内,水肥一体化的喷灌、滴灌技术,自动卷膜系统,温湿度可控系统……庄园负责人汤友贵相告,梅农自古“看天吃饭”,只因杨梅成熟之日,恰逢“入梅”之时,天气好坏直接影响果品好坏。而“山地智能化大棚”完美解决这一痛点,在智能化调控下,杨梅的品相和甜度接近完美,商品果率达到85%以上,亩均效益超4万元,比露地杨梅高8倍左右。 11月中旬,在浙江省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里,各色蔬菜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作为一家数字农业工厂,绿迹通过沙培、水培、气雾培三大种植模式,种植了以芹菜为主的各类果蔬,并引入智能化传感设备,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以及5G技术等,实时监控作物的生长情况,数字分析判断作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实现种植技术上的精准智控。这一智慧化的种植模式,不仅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实现产品提质增量,还大大提高种植效率。相比传统管理模式,绿迹每年能够节约70%至80%的人工成本。 这样的案例,正不断涌现。近年来,浙江实施智慧农业“百千工程”,已认定未来农场33家、数字农业工厂(基地)417家。今年7月,浙江公布了首批27个浙江省智慧农业“百千”工程成果案例,旨在让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聚力创新提质,加强资源要素保障,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水平。 农田信息智能感知、数字化生猪全产业链集成、海洋生物智能化养殖技术、稻蛙种养多功能轨道装备……在浙江,多领域技术集成创新正不断打破传统农业生产瓶颈,“数字+设施+机械”的智慧农业发展体系率先构建,“农业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的发展模式加速推广。2022年,浙江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数字乡村引领区,上个月又获批全国唯一的智慧农业引领区。 不仅数实融合、智慧智能,浙江还抓住低空经济的东风,加快地空协同,推动农业生产从有限平面向立体空间转变。浙江早在2007年就开始使用农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并实施政策性补贴。到2023年,浙江全省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已达6847架、比上年增长28.1%,无人机应用从植保飞防拓展到播种、喂料、授粉、测产等新环节,并逐步延伸到农产品短途运输、乡村巡查巡检等多领域。 今年10月,该省召开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现场推进会,深化农业“双强”为抓手,拓展“低空+农业”新技术、新基建、新应用,加快推动形成农业农村领域新质生产力。 革新服务,全面构建“5公里农事服务圈” 在全面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过程中,浙江发现小农户缺劳力、缺服务,如何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这些年,浙江在探索中找到了农业“双强”升级的新载体——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当前,浙江正不断构建“5公里农事服务圈”,一条龙专业化助力耕、种、管、收、储。 针对山多地少、耕地细碎的省情农情,农事服务中心把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事集中起来,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托管、承包经营、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方式,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服务模式创新,农机租赁、“保姆式”全程托管、“菜单式”多环节托管、“点单式”单环节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满足农户多样化服务需求。 在农事服务中心的功能配备上,浙江梳理为“1+X”综合服务功能:“1”即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功能,主要为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提供服务;“X”则是指拓展的专业农事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数字农业、集中育苗、烘干加工、农技服务、仓储保鲜冷链、农事研学等。 “有了农事服务中心,种田比以前轻松多了!”嘉兴种粮大户朱铖聪说,今年自己大胆“尝鲜”下单了300亩的小麦收割、烘干和仓储服务,还与附近的种粮大户毛钱东和庄鑫岗一起,拼单订购了1000亩晚稻育秧、插秧服务。 朱铖聪算了一笔账:收割小麦60元/亩,运粮25元/吨,烘干80元/吨,晚稻育秧插秧160元/亩……花些钱,不仅自己省心省力,还省去了种粮的人工成本,节约了种粮的物资成本,更无需自己动辄花大价钱购买各式农机农具。这着实是一笔“值得的买卖”。 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开沟机……走进绍兴市上虞大通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内,各式农机具及配件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们投资2600万元建设的粮食加工烘干中心已经运行了,日烘干处理量达160吨,大米加工日处理量120吨,形成集烘干、加工、包装、储存于一体的现代化粮食加工烘干中心,真正打造‘上延集中育秧,下联烘干加工’的全产业链为农服务新平台。”上虞区农资公司总经理郑洁介绍。 在浙江的谋划布局中,要把农事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主桥梁,要在摸清底数上下功夫,在算好县域内农事服务能力“供给账”的同时,精准盘好“需求账”。如金华市武义县布局6个育秧中心,能基本满足全县机插供秧需求,水稻机插率达72.4%,每亩水稻用种、用药等成本下降35%,亩产提高7%以上。 对此,近年来,浙江全省上下以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为主抓手,坚持规划先行、做好政策保障、加大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已投入建设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90个,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190个,联动提升农事服务站点1000余个。 在11月初召开的全省农业科技工作会议上,浙江正式宣布全省农事服务中心成功组网。根据浙江规划,到2027年,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专业、机制灵活的农事服务体系,打造“5公里农事服务圈”,实现粮油作物和主导特色产业农事服务功能全覆盖。 跨省协作,携手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大跨越 当前,浙黔滇三省正联手重点探索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熟化定型、推广应用三位一体的新机制新模式。贵州、云南两省同属丘陵山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与浙江地理条件相似、发展路径相像、追求目标相同,但工业基础不同、产业化条件不同,三省如何携手建设先导区,共绘丘陵山区农机化蓝图? 从政府层面看,这两年,浙江联动贵州、云南,在部门协同、市场对接、人才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试。今年1月,浙黔滇三省以省政府名义高规格签署协同建设先导区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三省协同机制正式建立。4月,举办浙黔滇三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工作对接会,商议确定十项年度重点合作事项。 今年以来,聚焦黔滇两省粮油生产和特色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急需农机具,筛选推介一批浙江农机制造企业会同黔滇共同打造农机创新试验基地、熟化定型基地、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加快新机具试验、熟化和应用,成效开始日益显著。截至目前,浙江已推介5批企业57家次赴贵州、云南展示展销丘陵山区适用农机产品,促成星光农机、挺能胜、星莱和、小精农机、浙江九奇等多家企业跨省合作。如推动蔬菜播种流水线在云南、贵州应用60余台,应用空气源热泵烘干机160余台帮助解决贵州红缨子高粱烘干、玉米种子烘干问题。一批适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农机应用场景由此呱呱坠地。 从主体层面看,深层次的合作也在水到渠成中练就。星光农机与贵州省农机企业合资成立贵州星光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正式运营,目前已经就山地稻、高粱、玉米的收获和播种展开产品试验,并针对山地多功能收割机等主力机型进行农机推广鉴定。流水线组装完成后,预计年产能可达2000台。 “近两年来,我们像走亲戚一样,多次开展交流互访、举办系列推介活动,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党组、厅长王通林表示,从云南的嵩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到贵州的广阔田野,再到浙江的现代农业园区,到处都留下了三省农机化合作的足迹,“来来往往才是亲,正是浙江与黔、滇‘双向奔赴’,才共同营造了协同推进先导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据介绍,按照三省框架协议,接下来,彼此间将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好浙江农机制造基础强、黔滇两省市场需求旺的特点,重点在农机研发制造、试验熟化、推广应用等环节持续发力,深化三省在管理服务、技术推广、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尽早为全国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打造样板。根据计划,到2027年,浙江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以上,其中丘陵山区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以上。